15日早晨8时许,滁州市环城西路梨园巷55号附近突然发生地面塌陷事故,塌陷形成了一个长、宽10余米,深约12米的大坑。(本报曾报道)昨日上午,记者再次赶到塌陷现场,多条警戒线仍将塌陷区包围,但经过一夜雨水的冲刷,塌陷形成的大坑明显有所扩大,坑中的深洞已被泥土掩埋。
专家分析认为,这里曾经是一口废弃的铜矿井口,早就遗弃了。可当时在回填过程中,由于土层并没有夯实,水土大量流失后,地面就发生了塌陷。通过数据分析,目前这里受到波及的范围大概在500平方米左右,但可能塌陷的地方仍以先前的塌陷区为中心,不可能向周围继续扩散,所以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没必要恐慌。
指挥部决定:从今日起对塌陷区进行回填。70余位紧急撤离的居民将在大坑回填结束后择日迁回。
另据了解,塌陷一事已引起我省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记者昨天从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今年,我省86个属于自然因素引发的重点地质灾害点将全部完成避让搬迁或工程治理。3月13日,省国土资源厅发布公告称,将对今年实施的其中28个避让搬迁安置点选址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此次评估对象涉及了黄山、宣城、池州、铜陵、六安、安庆等城市,其中以黄山涉及的危险点最多,达16处,这些危险点威胁的对象均为当地村民。(刘学全赵黎明强飞张伟)
来源:
安徽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