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讯(记者赵明宇)“捡漏儿这等美事不是没有,只是其几率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少到比飞机失事还少见。而打眼的事情,倒是在古玩界每分钟都会发生的。”古瓷行家白明昨天在王府井新华书店推出新书《打眼》,他提醒收藏爱好者,面对当下“全民收藏”热,要保持冷静和理性,因为“十贪九打眼”。
揭收藏界设局下套手段“打眼”是古玩收藏界的一句行话,意思是将假货看成了真货,或将真品看成赝品。一般情况下,打眼指的是前者。按老北京古玩界的习惯做法,打眼后一般很少对外讲述这些事情。白明在华艺出版社推出的新作《打眼》则首开先河,书中以29个打眼故事,讲古玩收藏领域里常见的设局下套的方法、造假做旧的手段,以故事形式一一做了陈述。这些来自收藏界的真实故事,为读者揭开收藏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实。如,他曾花3万元买下一个自以为是明代的、80厘米高的影子木香柜,但经行家指点才知道其实柜子是新东西,上面的“旧”是人为做上去的,整个是用火碱烧出来的。
而且,材料也是影子木中最低廉的那种桦木影子,值不了多少钱。打眼每分钟都会发生在签售现场,白明说,时下从电视节目到文学作品,渲染古玩收藏的题材挺多,那情节被安排得丝丝入扣、引人入胜。然而大都是些天外落横财、转眼富家翁的捡漏儿故事。于是很多人盲目进入收藏领域,自然吃亏上当。“我写书是向人们阐明一个道理:捡漏儿这等美事不是没有,只是其几率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少到了比飞机失事还少见。而打眼的事情,倒是在古玩界每分钟都会发生的。”那么当下电视节目兴起的收藏节目中,是否也有赝品被当作真品的情况呢?对这个问题,白明谨慎地说,他只是对节目中有的藏品有疑问,但因为不在现场,不能确定。演员李嘉存收藏瓷器,他说曾把自己最好的收藏品送给马季。但马季去世后的一个偶然机会,他才得知,那件藏品其实是赝品,这让他感觉很对不住马先生。大师打眼也是家常便饭著名学者、文玩专家马未都先生告诫那些收藏者:“别说业余爱好者,即便专业人才,即便国宝大师,打眼看错是家常便饭。几十年来,我经历、我看过的不计其数,这个领域没有神仙。”人性的弱点是会被人利用的。防止打眼,戒贪极其必要,其次才是努力认真地学习各类知识。从这点上讲,本书的重要性超过了任何一本指示收藏的专业书籍。信报记者赵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