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
地处苏南的江阴,一直领跑着中国的县域经济。但是,对发展的理解、幸福的感受往往是千差万别的。江阴拿出了全新的尺度:群众认同、全民分享、百姓满意。江阴在总结群众、专家学者和北京、深圳等城市“幸福城市”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幸福江阴”的奋斗目标。
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说,“幸福江阴”的指标体系更加突出“民生指标”,将科学发展观具体化。“幸福江阴”的蓝图是,让每一个勤劳淳朴的江阴人个个都有好工作、家家都有好收入、处处都有好环境、天天都有好心情、人人都有好身体,让江阴人民群众感到实实在在的幸福。
幸福不幸福,还要群众来检验。对应这“五个好”,江阴分四个大类确定相应的指标体系,设定了相应的目标值和测评权数。比如,在“人人都有好工作”的目标下,设定了就业岗位从原来每年4万多个提高到每年5万个的目标值。
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说,“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华西村人的幸福有三条标准,就是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体健康。这种朴素的社会主义幸福观,在江阴被逐渐升华。
既有“大手笔”,也有“针线活”
澄江镇西大街社区,正在进行免费体检登记。从去年9月起,江阴免费健康体检行动全面启动,4.7万企业退休人员和65万参保农民成为这一“幸福工程”的直接受益者。退休工人朱建华指着自己写在登记表上的名字感叹道:“百姓健康有人‘买单’,这就是幸福!”
与朱建华老人不同的是,霞客镇展家村的村民得知镇里准备找几个村进行“幸福江阴”的试点时,便更加直截了当地向镇里请缨,因为他们很有信心。尽管这个小村没有华西村的气势和规模,但它也拥有笔直的水泥路、高标准的篮球场、完备的健身器材,以及一个占地9亩的游泳池。村民说:“我们的生活享受一天比一天完美。”
江阴市推出一系列创新的工作举措,其中既有“大手笔”,也有“针线活”:
实现村村通公交;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100%,今年农民人均医疗费用同比下降近500元;全市48654名残疾人全部参加医保,2560名特困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今明两年新增绿地7000多亩,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实施“五年万人”创业培训工程;由市财政建立专项基金881万元,在全市267个行政村启动送戏进村、送电影进村、送书籍进村等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