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作祟,家长寝食难安,学校诚惶诚恐,学生大呼“没劲”……
本报讯记者陈晓璇,实习生凯斯、玉生报道:近日,不少中小学正在筹办春游活动。记者采访了解到,安全,成了学校和家长心中共同的一道槛———家长紧张担心,学校吃力不讨好。
家长:心儿悬悬请假“全陪”
家长刘女士抱怨说,去年送儿子到学校坐车去春游,发现学校竟然租一辆很破的大巴,而且全车挤得满满的,家长们看了无不打冷颤。结果,儿子出去玩一天,刘女士在家连饭都吃不下。担心安全,有些家长要么不让孩子参加,要么干脆请假自驾车全陪孩子。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任周东苏指出,春游安全固然重要,但现在部分家长过分疼爱和紧张自己的孩子,使得春游陷入矛盾和尴尬的处境。家长全陪孩子参加春游,让春游完全失去意义。
学校:出力不讨好真尴尬
面对家长的过分紧张与不信任,有的学校感到很无辜。大南路小学校长宋健新告诉记者,正规学校是不敢拿学生的性命开玩笑的,只有少数学校敢在学生的安全问题上“走钢丝”。大多学生出游时学校是会购买保险的。一些老师对组织学生外出春游感到诚惶诚恐。不少老师心里暗自嘀咕:简直出力不讨好,还不如不组织。老师们认为,现在家长的法律意识很强,学校不组织春游,家长会埋怨学校不负责任;但是,在外出活动中,假如孩子出了点问题,家长便不分青红皂白,向学校讨说法,甚至还要诉诸法律,学校得不偿失。
学生:管得太死春游“缩水”
相比之下,春游的主角学生并不十分担忧安全,春游的质量对他们来说更重要。有学生向记者大吐苦水:春游“缩水”了,玩不到什么东西,出去溜达一天便回来。五年级学生张楷告诉记者,每年学校组织去春游,都玩得不太尽兴。老师总怕我们出危险,这也不能,那也不许。去年去动物园春游,我们绕着动物走了一圈,又围在一起交换了好吃的,就坐大巴回来了。小学都快毕业了,每年春游我能记住的就是吃东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学校不能打着安全的旗号放弃组织春游,春游是一个儿童群体的野外体验活动,不让孩子春游,对儿童的成长是一个极大损失。如何防范春游风险?应该建立保险机制,同时按规则行事,比如交通工具要达到安全标准,带队老师要受过专业训练,向学生传授野外生存技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