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边际收益递减律,说的是企业在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如果我们把央行的货币政策工作看作是央行的生产要素,在多次使用数量型工具之后,偶尔使用一次价格型工具,可以带来较大的边际收益,收到较好的调控效果。
对于央行的加息政策,接受采访的业内专家无一例外地认为是“意料之中”,此前多次预测的落空并没有影响一次言中带来的兴奋。运用经典理论来解读中国的经济数据被认为是“常理”,而中国央行的做法经常违背常理,此次加息算是按常理出牌,但央行也不忘跟市场开个玩笑,把例行的周五公布消息改成了周六。
事实上,加息的推测起码持续了3个多月,每当CPI数据公布的时候,市场中总会有加息的传闻出现,股市往往惊出一身冷汗。加息的预期在上月各项经济运行数据公布之后变得更加强烈,专家拿数据说话,前两月信贷增长接近万亿,CPI连续三个月在2%以上运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有抬头趋势,这些都成为央行加息的充分理由。
国研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周六就加息政策接受采访时表示,加息体现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上的多样化,除了央行票据、准备金率、窗口指导等手段,利率也纳入央行综合考虑的范围。
除了利率工具,央行已经把能够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都用遍了。存款准备金率本来是货币政策中的“巨斧”,但在中国央行那里被当成了“菜刀”,不到一年时间就抡了五次。央行调整政策,显然是不想被逼到角落,央行行长两会期间的表态可见端倪。上周五人大会议结束时周小川表示,如果一个政策工具挤到墙角,下一步的调整就缺乏灵活性了,所以央行在考虑政策工具配合时,不会把一个东西用到头。
毫无疑问,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适当提高可以起到缓解信贷增长过快、防止投资再次反弹和遏制通货膨胀的目的。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称,近期信贷增长过快、通胀抬头导致负利率不利于宏观调控效果的巩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加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贷款增长和资产价格的膨胀。
央行把手中的靴子扔了下来,可市场仍然不能放下心来,大家关心的是央行还会不会继续扔。哈继铭认为央行仍会继续,如果信贷扩张、通胀压力不改,央行下半年可能还有一次同等幅度的加息。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也认同这种观点,“未来几个月仍有可能继续加息”。
经济过热时加息有双重目的,抑制通货膨胀和减少货币流动性,在中国目前被动投放货币的情况下,利率工具无法起到吸收流动性的作用,而流动性过剩正是通货膨胀和信贷过快增长的主要原因。人民币存款利率提高,减少了中美的利息差,还会吸引更多的热钱进入中国赌人民币升值。
利率政策边际影响力过小也是专家担忧的问题之一,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认为,从我国工业企业利润率情况看,目前贷款利率明显偏低,在此情况下利率工具就成为无效约束。在他看来,利率工具的边际约束作用非常有限。
只要中国被动投放货币的情况不变,央行主要采用数量型工具进行调控的态度就不会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利率工具仍然难以成为货币政策中的主要工具,特别是在目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远未完善的情况下。
当然,根治流动性过剩单纯依靠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等常规数量型工具已是捉襟见肘,要想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长期来看需要调整经济增长的模式,改变过分依赖出口的情况。而在短期来看,调整外汇管理模式、切断外储增长同基础货币投放之间联系是明智选择。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已经在这个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筹备工作的稳步推进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