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兴文
2006年,哈市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战役打响。创建新机制、打造新模式———哈尔滨市在火热的实践中,成功地探索出了新农村建设之路。
创新机制事半功倍
在新农村建设中,哈尔滨市探索出一整套有效的新机制。
———“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哈市各地实行“以奖代补”,既调动了基层和群众投入积极性,又有效地发挥了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依兰县愚公乡新宏村通村路建设,每平方米造价仅为58元,比计划资金节约22元,就是因为充分调动了村民积极性,通过“不大包、自备料、租设备、雇工时”等手段,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资金“捆绑”使用的整合机制。如何实现各项惠农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哈尔滨市一直在探索。近年来,通河县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捆绑”投入农村相关项目建设,集中财力办大事,有效推进了农村建设步伐。去年,延寿县整合各类专项资金3400多万元,集中投入14个试点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事一议”的筹资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各村必须匹配相应的资金投入。在村民理事会的组织下,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试点村都顺利地解决了村民筹资、出工出劳等问题。方正镇建国村村民理事会动员村民从国家的“粮食、良种及综合”补贴中,拿出30万元,用于村内道路建设,既不增加村民负担,又集中了分散资金解决了大问题。
———资金投入的全程监管机制。去年,全市新农村建设总投资约20亿元,无论是资金规模还是建设项目,均创历史之最。各区、县(市)一方面通过财政、审计加强了资金监管,一方面通过“阳光工程”保证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责权明确的长效管理机制。新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管理。哈市各地坚持建管并重,探索出多种监管模式。有的村屯实现了门前“三包”制度,有的村设置环卫工人,还有的组建了物业公司。
创新模式突出特色
———改造城中村,建设小康村。城中村改造是哈市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必须解决的问题。呼兰区利民街道办事处裕田村组建了村房地产开发公司,统一实施了村屯改造。宾西开发区将区内的3个自然屯整体动迁,集中规划新村建设,重新配置了土地资源。
———提档升级,打造样板示范村。哈市针对一些发展前景好的中心村,进行了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和完善配套,集中打造了阿城区红新村、双城市长勇村等一批规划有序、环境整洁、设施配套、景观生态、村风文明的示范村。
———壮大优势产业,建设专业特色村。哈市根据各村屯地理条件、产业特色和民风特点,发展壮大了如“豆包村”、“扫帚村”等一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乡村、特色乡村。
———引进社会资本,发展旅游观光村。哈市鼓励景色优美的村屯,通过招商引资打造新景区。玉泉镇磨盘村利用毗邻北方森林动物园的优势,与一家投资公司合作,对全村进行整体规划开发,建设农业观光、游乐、旅游及别墅区。
———撤并偏远村屯,发展壮大中心村。哈市鼓励支持各地,结合新农村建设有序合并村屯。通河县凤山镇青山村把交通不便、易受洪水威胁的下青山屯22户整体迁至中心村,政府出资60万元,解决了迁移村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推进发展促进文明
———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生产规模。哈市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推进农村经济发展。道里区太平镇太安村在帮建部门扶持下,新建了两处1300头的标准牛舍,建设了3个机械榨奶站,使村民每天增收近万元。南岗区通过奖励手段,鼓励东升村农民开发庭院经济,创造了每百平方米大棚相当于15亩大田的经济效益。
———强化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建设新农村落点在“村”重点在“人”(农民)。南岗区针对农民需求,去年组织了50多次、17个主题内容培训班,有8000多人次的农民参加了培训。阿城区通过各种培训形式,培育出劳动力转移专业村屯120多个。
———注重农业信息建设,引导农民闯市场。现代信息建设是农民与市场连接的有效手段。道里区在全部42个村开通了农业信息网,方正县完成了互联网村村通工程,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农产品市场需求。
———培育农村新风尚,实现“三个文明”共同进步。哈市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多种方法促进乡风文明。呼兰区在全区农村开展了“五进农家”系列创建活动,全区评出各种文明示范户4100多户。双城市开展了“文明村镇”评比及“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在全市形成了“比星级、促文明”的强烈氛围。
新闻链接一年投入20亿元
2006年,哈尔滨市投入20余亿元,新建农村公路2055.8公里、饮水工程185处,新建地下排水管线72公里、沼气池3667个,新建文化活动中心152个、住房1.2万座,新增有线电视用户6.5万户。
编辑点评新农村建设不是“建新村”,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是发展生产,宗旨是让广大农民享受改革成果,早日走向小康社会。哈尔滨新农村建设开局之年的探索、实践及取得的可喜成绩,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