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廖天敏 文烨通讯员杨素萍“社会主义好,十元买医保;小病门诊管,8元免费报;大病住了院,一半有报销;争入‘新农合’,但愿千日好......”
这是近来流传在阳朔农民口中的一句顺口溜。农民用这种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他们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制度的称赞。
只因在外做生意 错失良机好后悔
3月20日,阳朔杨堤乡一山区农妇向记者反映:我本月生病住院,发现许多住院的农民有一个“新农合”的红本本,住院只需象征性地交点押金,而且出院后还可报销45%的医药费。我这回生大病,花费了二万多元,如果加入了“新农合”的话,就可报销差不多一万元,我却晓不得有这种好事!
21日上午,记者专程来到在阳朔县人民医院里办公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县合管办”),找到黎中顺主任及反映情况的妇女调查。原来该妇女长年在外做生意,当地干部到村上宣传“新农合”工作时,她不在家,结果错失了加入“新农合”的机会。
参加“新农合”到底有何好处?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正在住院的参加“新农合”的农民。正在住院的福利农民曾芳云说,1996年他得重病住院,花费2万多元,结果考上中专的女儿因交不起学费,只好辍学在家,成了他心中最大的遗憾。去年,他得知“新农合”制度后,当即让全家全部参加。他说:“今年我住院治病,因有一半左右的医药费可报销,已减少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家门口可报销 这种模式真便民
简化手续,让参加“新农合”的农民第一时间得到报销,是阳朔“新农合”报帐模式的一大亮点。
该县结合阳朔实际,采取了由医疗机构垫支的住院报帐模式:即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在县内可自由选择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出院时由医疗机构进行初审后,直接垫资为参合患者报销;医疗机构每月定时将参合患者的住院材料汇总送“县合管办”接受审核;医疗审核人员严格审核每一位患者的住院材料,确认医疗机构没有发生违规报帐行为后,再通过经办银行向定点医疗机构拨付其为患者垫支的报销费用。患者在出院结帐时,乡镇医院可当场报销60%的医药费,县医院可当场报销45%的医药费。
该县这种以人为本的报帐模式,免去了参加“新农合”农民来回奔波的麻烦,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全县去年有21.48万农民自愿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81.68%,筹集新农合基金966.73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