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子钱钟书》简体本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记者了解到,九旬高龄的杨绛亲自对初版本进行了不少有价值的删改和补充。
写钱钟书传不好下笔
《一代才子钱钟书》是历史学家汤晏所写。汤晏自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接触钱钟书的作品并成为“钱迷”。
汤晏表示,写钱钟书传不好下笔。钱钟书很少谈他自己,像福克纳一样对自己的私人生活守口如瓶。钱钟书晚年避居北京三里河,闭门谢客,世人难得一见。杨绛在《记钱钟书与〈围城〉》一书中更有记载:“一次我听他在电话里对一位求见的英国女士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一生没有留下自传,认为自传都是别传,不真实,因此谈论自己的文字也极少。
杨绛曾婉拒为此书写序
据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李伟国介绍,《一代才子钱钟书》最早在台北时报出版公司出版的时候,作者曾多次致信杨绛,希望杨绛能为该书作序。2001年10月28日,杨绛先生回信,她以“未能从头至尾细读原稿,对于您所采用的某些资料是否可靠,我不知道”为由,婉拒了写序之请。
2005年6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简体本。李伟国告诉记者,初版刚面世时,他有机会拜访了杨绛。当时95岁的杨绛边翻书边说:“书印得很好,照片比别的书清晰。有些事不确切。如说钱钟书骄傲,不愿意留清华云云,是某些人捏造的。说清华学生时髦,也不对。上海学生有上海学生的时髦,苏州学生有苏州学生的时髦,燕京学生时髦,清华学生朴实,什么衣服都可以穿。这部书我要读一遍,改一改再重印。”
杨绛还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此书补充了不少珍闻。如书中叙述钱、杨举行结婚典礼的情形。又如在叙钱、杨热恋中,钱父擅自拆阅杨绛的信,并直接写了一封信给杨绛,郑重其事地把儿子托付给她之事,杨绛作了一大段补充。但也有评论指出,《一代才子钱钟书》一书也有遗憾之处,如钱、杨夫妇如何躲过“反右”之劫,该书不着一字。桂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