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一些城市取消了对农村进城谋生人的就业限制,但是在实际上要求他们持证上岗。”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李楯在昨天举行的“促进就业机会平等,建设和谐社会”国际研讨会上表示,要警惕表面公平背后的隐性歧视。
李楯说,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在压抑歧视的现象发生,在某些方面已经促进我们向着一个平等公正的社会走去。但这时我们要更注意一些隐性的歧视,“在中国最显著的歧视来自农村人和城市人在就业和职业上的歧视”。李楯解释说,来自农村的即使是很好的技术工人,也很难像城市中的技术工人那样有证件来证明自己的技术资格。更何况由于教育的不公平,他们在就业方面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如果就业职业歧视不能够很好地对应和限制,不能够很好地实现社会公平的话,这个社会也不可能有持续的经济发展。”李楯认为,从人心上解决歧视问题和建立良好的制度对消灭就业歧视是同等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