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今年的“两会”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背景下,强调“三种意识”,及时必要,意味深长。今日,湖北日报分别约请孝感市委书记黄关春、荆门市委书记傅德辉、咸宁市委书记许克振谈“三种意识”,以飨读者。
黄关春:常怀忧患则无患
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既是执政兴国的重要价值理念,又是执政兴国的行政态度和行为方式。晚唐诗人杜荀鹤有一首传世之作,题为《泾溪》。诗云:“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充满了辩证思想。它告诫人们,在前进的过程中,形势越好,道路越平,成绩越大,越应具备忧患意识;否则,“倾覆”、“沉沦”之类的不测事件就很可能发生。
作为执政兴国的价值理念,忧患意识就是居于安全、成功时,要时刻想到危难、创业时的艰难,把问题和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从而才能实现新的发展。
忧患意识的价值核心即在于从安中把握危,从福中看到祸;既看到面临的机遇,又考虑到存在的风险。“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作为执政兴国的行政态度,忧患意识首先是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成功有时就是危险即将到来的信号。因为繁荣稳定,容易使人感到志得意满,进而麻痹大意、骄傲放纵。因此,于成功之时,居福安之境,务必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和紧迫感。高而不危,满而不溢,把两极转化的态势辩证地结合起来,才能把握忧患意识的真谛。
忧患意识不是消极悲观,不是灰心丧气。相反,它的价值导向是要居安思危,艰苦奋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当前,孝感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是近年来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面对成绩,我们也要保持清醒头脑,看到面临的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压力较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经济体制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同时,与全省平均水平比,我市的一些经济指标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与全省其他发展较好的地方比,我们拥有相对较好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为什么不能发展得更好更快?因此,只有增强忧患意识,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既看到成绩的一面,也看到发展欠缺的一面;既看到促进发展的有利条件,也看到面临的严峻挑战;既看到“走在武汉城市圈前列”的奋斗目标鼓舞人心,也看到实现这一目标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从而以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好各项工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是一种价值理念,也是一种道德境界。增强忧患意识,不但要在艰苦的、困难的革命实践中锻炼自己,而且要在顺利的、成功的建设实践中加强自身的修养。有些党员经不起成功的考验,在胜利面前冲昏头脑,以至动摇、腐化和堕落。这在我们党员干部中虽是个别的现象,但应引起高度的警惕。
增强忧患意识,是在更宏阔的背景中把握前进的道路,在更清醒的思考中规划发展的进程。增强忧患意识,我们就能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思想和作风,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增强忧患意识,我们就能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百折不挠,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打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决不自满、决不懈怠、决不停滞;增强忧患意识,我们就能在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带领人民群众开辟幸福生活,创造美好未来。
(作者系孝感市委书记)
傅德辉:公仆意味着责任
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抓住了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学习胡锦涛同志的讲话,让我想起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做的两件事:一是免费为20多万名返乡农民工进行了一次体检,并分村建立了农民工健康档案;二是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对7万多名留守学生集中进行了一次家访活动,并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等六项制度。这两件看起来虽小的事,却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通过这两件事和平时的工作实践,我对公仆意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公仆意识,它体现的是一种追求,这就是始终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执政的第一目标。有了这个目标和追求,我们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认识到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它体现的是一种情感,这就是人民至上。有了这份情感,我们才能与群众同冷暖,共呼吸,心连心,想方设法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全力以赴地化解各种矛盾,才能真正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它体现的是一种态度,这就是服务群众。有了这个态度,我们才能正确对待权力,做到为民用权、廉洁用权、依法用权;才能正确对待政绩,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多做关系民生大计的工作,多做有利于和谐稳定的工作。它体现的是一种责任,这就是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有了这个责任,我们才能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做到“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让群众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
增强公仆意识,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必须见之于具体的行动,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第一,必须坚持把改善民生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去年,我们着力抓了涉及民生问题的10件实事;今年,又着手实施“六大民心工程”,特别是突出抓好“一路一水和两个基本覆盖”,即抓好通村公路和通组公路建设,解决20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在城乡基本覆盖,医疗保险、合作医疗在城乡基本覆盖。第二,必须坚持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构建和谐荆门的重大举措。今年市委的“一号文件”,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意见》。根据这个文件,我们正在着手成立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设“信访热线130”,开通群众来信“绿色邮政”,实行各级领导干部包案处理信访问题制度,畅通群众的诉求渠道。第三,必须坚持把集中群众智慧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形式多样地开展了各种建言献策活动,就荆门今后的发展广泛征求市民和网民的意见。第四,必须坚持把富裕群众作为执政的根本目标。我们提出加快荆门崛起的奋斗目标,确立了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文化旅游业、城市和重点城镇项目,奋力向工业强市、农业强市、旅游强市和生态宜居城市跨越的战略重点,力争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走在全省前列,让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作者系荆门市委书记)
许克振:节俭是多层面的要求
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于咸宁这个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尤为重要和紧迫,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近年来,咸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群众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社会发展基础仍然薄弱,群众富裕程度仍然不高。越是发展不够,越是困难大,矛盾多,条件差,越是需要我们强化节俭意识,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越是需要我们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焕发干事创业激情;越是需要我们增强开拓进取的意识,形成克难奋进,不折不挠的作风;越是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宗旨观念,锤炼克勤克俭,干净干事的品格。一句话,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的法宝。强化节俭意识,保持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精神状态,而且体现了科学的发展理念。如果说,大吃大喝是显性的浪费,那么,决策失误就是隐性的浪费。而隐性的浪费,比显性的浪费更惊人,更可怕。实践证明,在经济发展和公共事务管理中,最大的浪费是决策失误,最大的节约是科学规划。科学的规划,科学的决策,可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实现节约;科学的管理,科学的经营,使社会更加有序,能从制度上保证社会资源的合理使用,同样是一种节约。从某种意义上讲,讲求科学发展,就是最大的节约。所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时,要用节约的思维看问题,要从节约的角度做决策,保证作出的各项决策、制定的相关制度符合节约的要求,体现节约的内涵。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要大力实施开放活市、项目立市、环境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建设小康咸宁、和谐咸宁、生态咸宁,把科学发展贯彻始终,鲜明地提出把资源消耗、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体系,克服重经济指标、轻社会和谐,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偏差,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在不断提高。
节俭意识贵在坚持,贵在实践,要使之真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需要我们发挥领导的带头作用和典型示范作用。最近,我们在市直机关集中开展了领导干部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组织领导干部集中学习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和俞正声同志在省纪委全会上的讲话,公布了一批正反两方面典型,全体领导干部领会精神谈收获,对照先进找差距,剖析案例挖根源,达到了统一思想,转变作风,凝聚力量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根据广泛调查研究,结合收集到的各方面的反映,我们抓住作风不实、精神不振、纪律松弛三个突出问题,着手重点整治,取得了实际效果。
增强节俭意识,保持艰苦奋斗精神,一靠教育,二靠制度,需要不断创新机制和方法,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一些新的制度,努力实现“无缝隙”管理。在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中,制度创新成为我们抓的一个重点环节,公务活动、干部住房、津补贴发放等规范性条款将进一步完善和施行。我们就是要通过严格地执行制度,让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光荣、骄奢淫逸可耻的理念,并见诸实际行动。(作者系咸宁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