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所得超过12万元者自行申报纳税截止期限,已按照相关规定顺延至4月2日24时。大限将到,截止本月26日,全国自行申报纳税人数估计已突破100万人。但据专家估计,我国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人数为600万至700万人。
完善个税征收以调节社会分配并推动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固然应予支持。但是,年度大限将至,而个人自行申报依然没有出现火热局面,很让人对这一制度的“处子作”表示担忧。种种迹象表明,新生的个税申报越来越像丑闻迭出的明星广告市场。
从形势上看,关乎个税申报的话题自去年以来不断升温,而游离于个税征收体系之外的经营收入、资本所得收入、灰色收入却一直没有被晒在阳光之下。官员个人财产申报制度虚弱无力,一些企业偷漏税现象频仍。而明星广告更是几乎垄断了荧屏并开始占据户外公共场所,铺天盖地中不断曝出“郭德纲事件”、“傅艺伟事件”等冰山一角。
何以至此?新闻分析,一是有人对不按时申报要遭受处罚抱有侥幸心理;二是对纳税事项仍不甚清楚,对工资外收入不知如何计算。此情此状,与目前的明星广告又何其相似?所谓侥幸心理,无不是为了钱,只不过一个是为了省钱,一个是为了赚钱,当不法企业偷漏税有禁不止、种种领域的灰色收入甚至高于工资收入,当虚假广告漫天飞、“送子医院”打而不倒,侥幸心理赖以的土壤即已生成。纳税也好,拍广告也罢,一些当事人同样受到了不明就里的信息障碍,“报税无门”与“查证无力”都是一种无奈。
但是,从这两种现象中,我们看到了有关部门在一旁“窥视”的身影。“郭德纲事件”、“傅艺伟事件”,消费者的利益成了新闻价值的附属品,曝光方在一旁“窥视”着虚假广告的丑陋表演。更为重要的是,种种丑闻经过记者调查还原真相,而更富经验和职责的有关部门却寄希望于当事者的道德自律和自省。在个税申报上,我们同样走了这样一条路:截至2006年底,各级地方税务机关已为2000多万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建立了档案,但是,档案信息与纳税人本人并不对接,而是在信息监控下“窥视”着纳税人的诚信道德。
归根结底,我们在很多方面的规则预设上,不是通过完善的规则体系和信息保证,让当事者尽可能不违反道德约束,而是预留了太多道德自律空间和设置了严厉的罚则,譬如天价滞纳金等。在目前社会诚信机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往往在不长的时间内,规则被一再冲击,然后罚则粉墨登场,逮着谁是谁,而逮不着的则暗自庆幸。明星广告泛滥无序,个税申报如果依然不汲取教训,很可能也会出现失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