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立的胡杨。
由于沙尘暴的“捣乱”,昨天,我们一大早就赶往居延海补拍照片和现场采访。
清晨的居延海静卧在黄沙、戈壁之中,泛着粼粼波光的细浪在轻风的推动下荡漾着水花拍打着湖边;不时,湖面上还传来水鸟清脆的啾鸣。
陪同采访的额济纳旗林业局副局长杜建林快步走向离水面十几米远处的一股细流,惊喜地喊我们也过去。只见黄沙中一股清水缓缓流出。他说:“这是一口自流井的出水口,以前居延海附近有14口这样的自流井,不过,都早已干枯多年了,想不到今天这井又‘复活’了,看来你们此行还为我们的居延海带来这份意外的惊喜。
”
接下来,我们来到巴丹吉林沙漠延伸部位与绿洲之间天然胡杨林带。站在25米高的了望台上,总面积8.6万亩的天然胡杨林尽收眼底。古老的胡杨林树枝在微风中摇曳,黄沙与绿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历史上的居延绿洲面积最大时达到4.8万平方公里,上个世纪近40年来,有近530万亩的湿地和林草地变为沙漠和盐碱滩,平均每年沙漠化面积为13万亩。到本世纪初只剩下3328平方公里。原来偌大的水草丰美的居延绿洲,如今已变成“大风刮起不见家”的沙尘暴发源地。仅存的绿洲就是额济纳2.5万人生命的摇篮。保卫绿洲,已经成为额济纳人最切肤之痛的呼唤。
离开额济纳旗已是晌午时分。弹丸大小的绿洲之地很快就被采访车抛在了身后。关于这块神奇绿洲的命运宛如蒙古长调一样,留给人无尽的思索与悠长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