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京剧进校园”系列报道之二
宝安区开全国先河成功将京剧艺术根植于校园文化
“京剧进校园”成素质教育亮丽风景
宝安区开展的“京剧进校园”活动,使成百上千的孩子爱上这一门国粹艺术,在校园中掀起了一股振奋人心的“京剧热”。
“京剧进校园”开全国先河
2004年3月,宝安区教育局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深圳市“文化立市”的有关精神中,从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实际出发,在经过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决定以京剧为载体,创新思想道德的教育模式,使宝安的学校“校校有特色”、学生“人人有特长”。
当谈及当初为什么选择京剧进校园时,宝安区教育科学培训中心主任潘世祥坦率地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宝安区教育局认为,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艺术,学唱京剧不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从中受到艺术熏陶,而且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学唱的过程就是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净化孩子们的心灵的过程,学唱的目的就是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最终能够将我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京剧进校园”的大胆设想首先得到了宝安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区委书记周林祥、区长李文龙多次过问并批示,要求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对宝安“京剧进校园”给予大力支持并宣传。区教育局局长郑映通要求把这项工作作为全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教科培中心更是精心策划,具体组织“京剧进校园”的各项工作。
“宝安区的领导,能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思路中,把京剧艺术的推广作为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特区人的系统工程来抓,而且策化周密,举措得当。这种大视野和大手笔首开全国各地(市)县(区)‘京剧进校园’先河。真是令人钦佩,值得学习。”北京京剧院副院长周铁林对宝安区敢为天下先的大胆尝试给予了高度评价。
“京剧进校园”走出一条崭新的路
在一个以粤剧等岭南文化为主的地方,要学习和推广京剧难度相当大。但是宝安教育局以“敢为天下先”深圳精神,硬是凭着这股“垦荒牛”的冲劲,开始了“京剧进校园”的艰苦探索。
2004年3月,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确定宝城小学、弘雅小学、天骄小学、海滨中学等8所学校为首批“京剧进校园”试点学校。没有专业教师,他们就用“借鸡生蛋”的方法,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北京京剧院签定协议,先后聘请了国家一级演员杨汝震、孟宪达、赵元侠、滕莉等京剧专家和全国优秀的中青年演员来宝安担任京剧教学工作,并聘请原天津京剧院退休的著名琴师余克良先生担任琴师。
试点学校受命后积极行动,开会动员广泛宣传。神秘的脸谱、漂亮的戏服很快吸引了大批的学生参加到兴趣班中。兴趣班的同学每周课余训练5次,周末从未间断。训练内容包括京剧念白、唱腔、身段、化妆、服饰和京剧的基础知识。
开展活动的初期,困难比想象的要多。如学生感兴趣,家长却不理解,老师就登门拜访耐心说服;广东籍的学生发音不准、年幼的学生对文言台词不理解,京剧老师和辅导老师认真地教耐心地讲;服装不合身,学校老师亲自动手改;训练结束后没有校车接送,老师就请家长们就用私家车轮流接送;京剧老师不在时,学校的辅导老师就播放光盘与学生们一起学。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许多学生都能模仿简单的京剧唱段了。
为了激发更多学生们的兴趣,区教育局决定每两个月在宝安区文化广场或剧场组织少儿京剧专场演出,专场演出成为京剧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也成为社会各界及学生家长欣赏京剧艺术的盛会。
演出完毕,京剧小演员都成了小明星,被同学们追着争相留影。一些小演员看着自己俊俏的化妆和漂亮的戏服久久不愿卸妆。几次专场演出下来,学生们对京剧更加热衷了,宝安中小学校园刮起了一股“京剧风”,老师欢迎、家长赞扬、学生追捧。于是,又有一批学校强烈要求开设京剧兴趣班。为此,2005年4月,宝安区教科培中心再挑选新安中学、新安湖小学等8所学校参与该活动,并与吉林京剧院签约,承担这8所学校的京剧教学任务。“京剧进校园”活动在宝安区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现在,在宝安的16所学校中已有500余名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京剧娃。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宝安区还将京剧作为一门选修课程,让民族经典艺术正式走进中小学课堂。音乐课上,孩子们学唱京剧选段;舞蹈课上,孩子们学习京剧身段;美术课上,孩子们描绘着精美的脸谱;语文课上,老师们将京剧唱词的文字赏析作为普及和弘扬京剧艺术的一个切入点。宝安区教育信息中心还开辟了《宝安戏剧娃》专题网站,介绍京剧常识,展示少儿京剧演出录像,传递全区少儿京剧活动信息。
经过艰辛探索,目前“京剧进校园”已成为宝安区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风景。
前辈指导各界支持培育出“梨园”新苗
“京剧进校园”活动不仅造就了500宝安京剧娃,同时也培育了一批“梨园”新苗。教育局局长郑映通对记者说,这得益于京剧前辈们、老师们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
宝安“京剧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让许多京剧前辈看到了振兴京剧的前途和希望。著名的荀派表演艺术家孙毓敏专程来到宝安为师生开设荀派艺术专题讲座。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著名的京剧演员万一英、王蓉蓉、袁慧琴、倪茂才等都先后来宝安为京剧娃现场指导。
签约的京剧老师们更是加班加点将更多的心血倾注在崭露头角的京剧新苗身上。
宝安“京剧进校园”的成功,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自2005年3月以来,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曾先后五次来宝安采访,并在“戏曲采风”栏目六次展播宝安少儿京剧表演。
“京剧进校园”活动开展3年来,宝安京剧娃在各类大赛中崭露头角,摘金夺银,共获得国家、省、市各种奖项近百余项。在他们中间涌现了范子媞等“四小花旦”;赵志鹏等“四小须生”;张萌等“四小武生”;钟笑天等“四小琴师”。2006年5月,流塘小学广东籍学生高欢以优异成绩被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京剧老旦专业录取,成为广东省第一个考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京剧专业的学生。
如今,“宝安京剧进校园”已成了深圳乃至全国推广京剧的一个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