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来举办个展的海南书画家中,吴中葆可谓是一位生命力及创作激情极为旺盛的画家。他的作品始终充盈着勃勃生机与时代精神,而他的长卷巨幅画作,更是给观者留下深刻印象。走进他的作品,我们看到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热情、浓烈而又神圣、铿锵。
吴中葆是一位不断挑战与超越自我的画家。从孩童时代起,他就接受了命运的挑战,“家庭出身”的阴影过早地关闭了其求学门槛。然而,他却以非凡的毅力在漫长的自学砺炼中印证自我的价值,体现了这一代人所特有的坎坷与凝重。
在四十几年的艺术生涯中,他一直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其艺术创作。无论是尺幅巨大、人物众多的主题创作,还是来自于生活的速写小品,他都以现实主义精神,“文以载道”的使命感对社会、人生进行严肃的审视与积极的思考,其作品张扬着一股阳刚之气及自信的活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吴中葆艺术生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经过多年艺术实践,已届不惑末年的他带着“诸多不惑”,北上浙江美院面壁进修。在这所颇具学术气氛、名师荟萃的学府中,他像干涸的荒原一样受惠于中外艺术的洗礼及滋润,其中名师刘国辉的人格、修养对他影响是很大的。在此期间,他学到的不仅是笔墨技巧,更重要的是提升了“眼光”与“境界”。《椰树的传说》、《五指山歌》、《黎寨欢歌》等一批作品以其浓郁的人文情怀及清新俊逸的笔墨语境、鲜明的地域特色先后在各种美展中获奖。椰树,这一极具诗性的意象载体,在吴中葆心目中已不是一般意义的自然属性或抒情对象,而是一种地域文化的精神象征。《椰树的传说》就是借助于一个普通的黎族爱情传说,通过跨越时空的视野,浪漫主义的情怀,以叙事与象征的手法去演绎这一凄美的爱情故事,隐喻人类对幸福追求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该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地方特色、丰富的形式语言”在征集澳门回归礼品设计的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的审批,确定为海南省政府礼品的主体图案,并雕刻成高1.999米的大型椰雕嵌贝花瓶,于澳门回归时赠送给澳门特区政府。吴中葆的作品深得业内外人士的赞许,在于他不是追求时下所流行的抽象的笔墨或符号去完成由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转换,而是透过真实的形象、生动的场景去建构无处不在的地域文化精神。
生活中的吴葆先生是一位豁达而又低调的谦谦君子。多年来,无论顺逆荣辱,他始终淡然处之,将绘画艺术视为自己生命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艺术探索上,他却又是一个不安分的人。近期,他突然笔锋一转,对原有艺术轨迹进行超越。《佛国臣民图》、《拼搏图》、《五指山峡谷漂流图》、《儋州日记》、《琼山旧事》等一批水墨画作,就是从不同的视角,用较为恒定的艺术样式和浑厚、苍劲的笔墨语言去抒发自己的理想主义,展现了艺术家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切关注及积极思考。通过一种新的“乡愁”所引发的思绪,对海南历史上建郡最早的两个“聚焦点”进行具有当代审美意义的“诠释”。它一方面通过这些濒临消逝的“古风民俗”做为载体,去追溯这一地域先民的集体精神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历经沧海的千年古镇之变迁,去阐释人类寻找精神家园的执着与困惑,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特有的“忧患意识”遗传基因与生命哲学。尽管这些作品的笔墨形态及语言仍无法全部诠释其文化价值及精神内涵,但无疑这一探索为其艺术向深度、广度迸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吴中葆始终铭记着导师刘国辉关于人物画的“入世”之说,用积极的人生观察、思考,表现不断变化中的人类社会。
吴中葆作品值得称道的不仅是技法上的多样与突破,而是作品整体所透射出的那种久违的硬朗气质及生命力。其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将艺术放在历史、现实的生活背景中去构架,始终与人民的情感与审美取向息息相联。应该说,吴中葆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他既留恋传统绘画的笔墨结构与美学观念、民族艺术的质朴与神秘,又喜爱现代西方艺术的自由创意与构成。这一矛盾不断地出现在其作品之中,如何去融汇这些异质同构的绘画语言而在个人风格中体现当代性与地域特色,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的是智慧与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