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娃进山春游 小东西零花钱看愣山里娃
破旧的教室,简单的午饭,让城里孩子伸出了舌头;手机、mp3更让山里孩子觉得稀奇
他们的平均年龄在10岁左右,他们有手机、mp3以及存有不小数目零用钱的银行卡,他们的代步工具是汽车,读书伴侣是电脑,他们是衣食无忧的城里孩子。4月8日,一百多名这样的孩子到秦岭里的一个山沟春游,和当地上百名山里孩子“交朋友”,城里孩子的故事和口袋里掏不完的小东西、零花钱让山里孩子觉得很新鲜。
4月8日上午10时30分,三辆大客车刚停在蓝田县厚镇乡江流沟村的一块空地上,车里“呼啦”冲下一群孩子,欢呼声让这个山沟里的宁静村庄立即热闹了起来。这群孩子是经历了15公里山路的颠簸,从西安来到这里春游的,春游内容是:走山路,参观山里孩子的教室,和山里孩子进行拔河比赛,并在他们家中吃一顿午饭。这样的春游对于这些孩子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他们都来自比较富裕的家庭。
能让138位这样的城里孩子去春游的同时感受一下山里孩子的生活,组织这次活动的一位工作人员王争利感叹“实属不易”,“因为这些孩子的父母不是老总就是白领”,说是春游更是一种“见苦思甜”的活动。
看到窗户没玻璃墙上有大洞想起空调还有电脑、电视、投影仪
城里孩子:山里教室太恐怖
活动的目的地是山沟中五个村子惟一的小学———江流沟小学,只有四间教室的学校承担着山里131名孩子的教育重任,从停车地到学校还需走一公里的山路。虽然正好赶上村子在修水泥路,但“崎岖”的山路并没有让城里孩子感觉到辛苦,反倒是山上黄灿灿的油菜花,绿油油的麦苗,不时引来孩子们的惊呼。当城里的孩子们打打闹闹,对着田里的耕牛、院里的公鸡指指点点时,山里的孩子却遮遮掩掩地躲在自家门后或者家人背后,看着这些来自城里的同龄人。
11时许,小小的江流沟小学已经被城里的孩子挤得满满当当,学校不大的院墙上已经写满了大大的“拆”字以及“危房”字样,而教室更是“漏洞百出”,除了窗户没有玻璃,墙壁上也有不少的大洞,山里时不时刮起一股风,整个教室立即“刺骨”了起来。参观完教室,城里孩子纷纷伸出舌头,“这要是在冬天还不把人冻死了”。12岁的邵卓越扳着指头说起了自己的教室,“我们的教室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还有电脑、电视、投影仪,山里的教室简直太恐怖”。这样的教室却引起了城里孩子极大的兴趣,很多人跑进来坐到连抽屉都没有的课桌前,摸摸凹凸不平的桌面,并邀请山里的孩子和他们学一首简单的英语歌。
参观完教室,大家都在小小的操场集合,一层台阶让操场两边成了“静闹”两个世界,山里的孩子都紧紧地挤在一起,手拉着手拘束地看着对面,城里孩子则对手边的事情更感兴趣,满院子地奔跑打闹让领队的老师头疼不已,在相互为对方唱了一首歌后,拔河终于让两边的孩子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看到炒土豆丝和炒土豆片 想起平时的咸菜稀稀的稀饭
山里孩子:好久没吃炒菜了
中午12点,到了午饭时间,一名山里孩子领两名城里孩子去自己的家中吃午饭,城里孩子们立刻传出了两种声音,“山里的饭菜肯定特天然,吃着有滋味”。而另一种声音也不小,“山里的饭菜能吃吗?”
10岁的杨颖涛和12岁的二姐杨蕾蕾都在江流沟小学念书,他们给家里带来了4名城里的同龄朋友,为此,他们的母亲起了个大早,熬稀饭、蒸馒头忙乎了一上午,而面对小小饭桌上的一盘炒土豆丝和炒土豆片,城里四个孩子表现出了不同的状态。
11岁的邢嘉泓大口地喝起稀饭,并招呼躲在一边看他们吃饭的颖涛姐弟来桌前吃饭,“味道特好,好久没吃到这样纯天然的东西了,谢谢你们”。旁边9岁的赵菲菲两个指头捏起一个馒头,“这么黑?我们吃得是粗粮?”在城里孩子的盛情邀请下,颖涛姐弟来到桌前端起碗闷头喝起稀饭。
三下五除二,颖涛的饭碗见了底,他收拾好碗筷,坐到了旁边的炕头,偷偷地瞄着饭桌上的城里孩子,回味着这顿午饭,“好久没有吃到炒菜了,平时的菜就是咸菜,而且稀饭也没这么稠。”饭桌上姐姐蕾蕾显然是被几名城里孩子的谈话内容所吸引,“加拿大学生的假期有4个月,我打算暑假去玩玩。”“加拿大我去过,我暑假要去大阪,顺便去看看爸爸。”
一碗稀饭、一个馒头让四个孩子有的吃得开心,稀饭喝得“呼呼”响,有的犹如喝药,饭碗周围洒了一圈的饭菜,馒头也被掰得七零八落剩在桌子上。吃完饭,姐弟俩为四个城里孩子一人送上了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物,“这是在镇上读初中的姐姐收到的生日礼物,送给你们做个纪念。”拿着礼物,一个城里孩子拉开背包,露出一堆零钱,“我给你们50元钱吧。”被山里孩子谢绝了。
饭后,孩子们被集合到学校,在共同植下十棵白杨树做此次活动的纪念后,城里孩子们结束了这次特别春游,坐上了返程汽车。本报记者 张颖俊/文 蔡京瑞/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