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沁鑫,中国国家话剧院最年轻的女导演。虽很年轻,朋友们却喜欢亲切地叫她“老田儿”。生活中的“老田儿”爱笑而又腼腆,和朋友们在一起则常常语出惊人,成为众人的焦点;舞台上的她一样地才思敏捷,但不见了那份羞涩,取而代之的,是足以穿透剧场的浑厚大气,甚至,还多了一份“霸气”。
曹禺文学奖、文华新剧目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年轻的“老田儿”无论在导演、学者的笔下,还是在老一辈话剧人的眼中,都是行业内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一位“又能写又能导”的中坚力量。
从第一部舞台剧《断腕》到取材戏曲的话剧《赵氏孤儿》,田沁鑫让她的观众既被传统文化的挥洒写意所浸润,又被充满现代感的舞台呈现所击中。“往回找、向外看”正是田沁鑫的创作坐标与艺术之脉。
最近一次见到田沁鑫,是在京郊的一处拍摄基地。头上包着围巾、身着深色厚棉服的她,正忙着戏里戏外地指挥调度。只有灯光打开、演员上场时,她才稍稍得闲,坐下来跟我们说说“悄悄话”。
“中国话剧的传统可以说是战斗性、现实性和人民性。”田沁鑫打开了话匣子,“但更深的传统还要到洪深、田汉、老舍、焦菊隐那一代人的创作中去寻找。话剧从西方引进之初,就开始了与传统戏曲、传统文化的有机对接。我做话剧,尊崇的一直是自己的传统文化。”2001年,田沁鑫编剧、导演了以田汉为主人公的话剧《狂飙》,“做这出戏,就是反观人们引进话剧时所做的‘民族化’的努力。”
焦菊隐,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奠基者,中国话剧民族化的探索者,是另一位对田沁鑫影响深远的人。谈起近些年的导演成果,“如果说有一点‘小骄傲’的话,就是我一直坚持做原创话剧:自己找题材改编或自己创作。”
说到这儿,田沁鑫开心又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用手整了整袖口,“在英国,许多剧团就是常年演莎士比亚;在希腊,常演《安提戈涅》。而我们却是在演奥尼尔——我们有那么丰富的文学遗产,为什么不多从中汲取素材,多演演自己的事情呢?至于外国经典剧目,请当下一流的外国导演来排,国内同行观摩,或许更好。”
创造本土化的话剧,不止于题材的本土化。《生死场》、《赵氏孤儿》,看过田沁鑫作品的人,多对舞台表演中张力饱满的形体动作与节奏感印象深刻——曾经7年的梨园路,让田沁鑫的舞台虽是话剧,却又有戏曲的写意自如。
有人这样评点田沁鑫:“把具有东方精神的人学、文学与西方成熟的舞台技术相结合,在舞台上展现中国人的精神。”田沁鑫的这一创作特点,从她执导的京剧《宰相刘罗锅》、昆曲《1699·桃花扇》中就可以看出来。
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代的青年人,田沁鑫不仅从传统中获得动力,还以孩子般的好奇心向外张望、向外探索着。比如,当自己被外国学界邀请讲学时,在意大利、在奥地利,田沁鑫不仅是一个“讲学者”,更是一个“戏剧人”:大量观摩当地的舞台作品,了解国外同行的最新动态。
比如,被外国同行邀请排戏。2005年、2006年,田沁鑫两次被韩国剧界请去,与韩国的一流剧团合作,在其国家级剧院上演了中国故事,“《赵氏孤儿》、《生死场》都是我带去的。”当韩国影视席卷国内之时,这位中国女导演则以其独特风格与中国故事折服了韩国同行,完成了一次中国话剧的异域之旅。
“其实不管排什么,都是戏,只是现在的人有些狭隘、‘小气’,需要开放心胸。”目前的田沁鑫正忙于筹拍一部电视剧,这是她第一次担任电视剧导演。正所谓“不破不立”,在田沁鑫这里,“向外看”意味着跳出有限视野的局促,力图打通艺术的国别与门类,意味着将自己放在历史坐标系中,并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在话剧传承的链条上,我就是一个不断登山的人;东西方艺术交汇之后,需要产生新东西,而不仅是‘拿来’。”回望历史,洪深从美国学习话剧回归;梅兰芳将京剧送出国门;焦菊隐先是胸有戏曲百出,后是从欧洲读回博士……作为后辈的田沁鑫,正以自己的热爱与执着,借鉴着前辈的为艺之道,缔造着自己的艺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