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4月15日电 (记者姚玉洁 苏海萍)“长江正面临着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水生态四大水问题困扰,突出表现在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防洪减灾形势严峻,水质呈整体恶化趋势,水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任重道远。
于此间首发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编撰。报告在历年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目前长江保护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潜在威胁。
报告主编杨桂山告诉记者,尽管长江水资源约占全国总量的35%,但时空分布不匀,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70%-75%。而据1990-2000年同期平均水资源数量以及供用水分析,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16.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洪水仍为长江流域心腹之患。近50年来,长江流域气温明显升高,流域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量增加,尤其是极端降水占总降水量比重显著增加,未来气候变暖对长江洪水灾害影响不容忽视。三峡工程虽然能缓解中游地区防洪压力,但中下游防洪形势仍十分严峻。
“更令人忧虑的是,尽管长江干流水质总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整体呈恶化趋势。”杨桂山说,长江干流存在岸边污染带累计超过600公里,岷江、沱江、湘江、黄浦江等支流污染严重,超过40%的省界断面水体劣于Ⅲ类水标准,90%以上的湖泊呈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长江干流劣于Ⅲ类水的河长由1998年的14.7%增加到2005年的24.2%,主要支流水系劣于Ⅲ类水的河长由1998年的20.3%增加到2005年的28.1%。
围垦建坝、水运繁忙、环境污染等原因也导致长江水生态不断退化,生物多样性明显丧失。国宝白鳍豚已难觅踪迹,长江鲥鱼不见多年,中华鲟、白鲟数量急剧减少,岩原鲤、长身鳅等10多种鱼类已列入易危品种,鲜美的长江河蟹只能依赖人工繁殖。
杨桂山说:“人类活动对长江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大部分是不可逆转的,随着长江流域经济开发活动的加剧,迫切需要加强流域综合管理,促进人水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