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他们是采集者,在会前聚集民智;他们是传递者,在会上传递民声。有了他们,民间与“两会”有了绿色通道,普通民众也有了话语权。
现在,整理出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和发言,这些声音闪烁着为百姓直言的拳拳之心;这些声音源于会场外的民意,是市民对自己生活的品质,提出的更高要求。
打造生活品质之城,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会上,我们关注声音;会下,我们付诸行动。
不能让受害者白受害!
声音:针对如窨井盖、高空抛物、烟花爆竹伤人等安全事件时,应设置专门协调处理部门,来妥善解决事件发生后的遗留问题,如:肇事人无力承担或找不到肇事人,有关部门要承担(政府能否安排必要的保障资金)。不能让受害者白受害,尤其是弱势群体!
“车让人”可循序渐进
声音:示范带头、循序渐进地推动“机动车避让行人”的执行。建议率先在政府机关、司法机关、军队、学校、机动驾驶员协会中开展教育培训,率先对特种车辆——政府机关、司法机关、军队等的车辆(在不执行重要任务和执法时)以及的士、公交车的行车行为进行规范,这些车辆标志明显,车牌号特殊,督促和监管相对容易,也能够得到单位的配合支持。最终起到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作用。
给就诊者更多些选择
声音:扩大杭州市门诊约定医院的选择范围,增加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数量,在职人员门诊就医时,可在市劳动保障和医疗行政部门确定的定点医疗机构中自由选择就医。这对解决目前“就医难”的难题、缓解医患关系矛盾、方便在职人员门诊就医、促进合理的竞争十分重要,同时将更充分发挥公共卫生资源、提高医疗的服务治疗;而且操作简单、方便,成本省,见效快。
到站了,请“说”给聋人听
声音:据市残疾人无障碍环境促进会反映,目前公交车有语音报站器,却少有滚动式的文字报站器,要知道,杭州拥有16.7万聋人,还不包括外地来杭的,他们的出行会因此遭遇障碍。
建议公交部门能在公交车上设置与语音同步的文字报站装置,并逐步推广。
对付“氡”,下手就要狠一点
声音:“氡”已成为19种主要环境致癌物质之一。它的可怕在于它不会挥发,一直存在,如果毛坏房中的氡超标,对住户健康是极大的威胁。目前,对完工住房的氡污染检测还没有强制性规定。
为此建议:杭州尽快出台《对住房氡污染强制检测的规定》。作为住宅地块,有关部门事先要强制进行氡污染检测,超标的不能规划住宅用地;开发商在房屋交房前,必须进行氡污染检测。超标的,不予验收。开发商必须向住户提交检测报告。
造房前,先把停车场建好
声音:新建大型公建住宅区等,都应建有大型停车设施。为节约用地,可学习香港等地,充分利用地下或地上1至2层的空间,建造停车设施要按照建筑使用后车辆拥有量的预期,建科学规划停车泊位数。把停车设施作为建设的必要条件,要经过严格审核后才允许开工。
西湖风景区采用高收费限制机动车流量,只是权宜之计。应在西湖风景区有计划地建设地下大型停车设施,满足市民和游客停车需求。
“非高峰临时泊位”,什么概念?
声音:目前道路边只有“禁止停车”和“长期停车位”两类符号。建议在杭州市内增加一种新的停车位符号,即“非高峰期间临时泊车位”,它可以用黄白相间的线条来表示,以区别现行的黄色停车位。同时在非主干道路边设立大量“非高峰期间临时泊车位”,以解决“停车难”。
来自动画产业基地的呼声
声音:钱江南岸的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首批认定的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它吸引了众多的动漫企业和全国各地及海外的无数动漫专业人才集聚。
然而目前从杭州市至滨江(一桥方向)的公交路线只有10条,而直达动画基地的公交车路线只有2条(315、527)。在线路和时间上,远远不能满足基地企业和周边企业的出行需求。建议能否多开通几条公交线路,并在时间上也有所加长。
看清门牌号,请借我一双慧眼
声音:目前城市的门牌编号常常是挂在建筑物上的,但市区一些主要街道已非常宽,机动车道两边还有绿化带、自行车道、人行道,再是建筑物。如果驾驶机动车到某处办事,要在车上看清楚门牌编号相当困难;生活中,经常能看到驾车人将车驶入人行道、甚至停下车去看门牌,这对道路畅通和安全影响较大。
为此建议在目前路牌上,除标示出街道的名称,东西南北的指向外,再加一个此处的街道编号。特别是在路口路牌尤其要标注街道编号;或者在街道两边的路口处的石阶,使用发光涂料印上街道编号。
“卫生”餐巾纸实在太不卫生
声音:不少餐厅用“卫生纸”作餐巾纸的现象很普遍。这些“卫生纸”是纸厂用废旧纸为原材料制成,质量极差,且含有大量杂质和细菌,很容易导致呼吸道等疾病。
建议对市民进行宣传,自觉拒用“卫生”餐巾纸;应向经营者发出明确指令,禁止用“卫生纸”作为餐巾纸;同时加强巡查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杭州该有个“911”,一呼百应
声音:目前,体现部门服务能力的应急体系有许多,但功能都相对单一,运行成本也较高,应该对公共资源进行整合。比如对119、110、120、122的资源整合,可参考发达国家一个应急号码解决所有问题的思路(如美国的911就是唯一报警号码)。
同时避免单纯地由公安部门处置信息的缺点,在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应该有各类如此的参与,这对目前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会快速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固话月租,你怎么还在啊?
声音:到今天,固定电话一直在收取月租费,当初收取是因为营运成本高,而如今城乡电话装机率大大提高,电话营运成本也随而减低,仍然继续收取月租费,显得越来越不合情,也不合理。现在一部固定电话月租费是20元,加上来电显示6元,也就是说一个电话都不打,每月也要支付26元。这对工薪族和下岗工人家庭来说,有时每月只打了几元的话费,可月租费却大大超出话费好几倍。
所以希望电信部门能尽快对固定电话月租费进行改革,尽快与国际接轨;为确保合理利益,取消月租费后,可将月租费纳入通话成本中,按时间收费,这样才能够增加透明度,电话计费也会更合理,消费者才会理解和支持。
文化种子,宜“种”不宜“送”
声音: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角是农民,农村文化建设的着眼点,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化下乡”的“送”字上,而要逐步发展到“种”字上,以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文化部门和文艺团体在“文化下乡”时,要多举办一些受农民欢迎的文化培训活动,同时要高度重视培植和养育农村“乡土艺术家”,为农村文化建设打造一支生力军。
电梯广告,请你规矩点
声音:随着市区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电梯使用率大大提高,在电梯门口及电梯内发布广告现象十分普遍。建议尽快将电梯广告纳入管理范畴,可以率先建立一个规范电梯广告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从法律上明确电梯广告必须经工商等有关部门审批并获得大厦业主同意,参照《广告法》和《印刷品广告管理办法》对其进行管理。
为外来务工人员造艘“诺亚方舟”
声音:生活在杭州的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在办暂住证、办营业执照等事上往往会因为对杭州交通的不熟悉,对办事机构以及办事程序的不了解等原因遇到很多困难,且得不到快速、便利和有效的解决。建议我们杭州在各区、县、市设立一个专门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的便民服务中心,在中心设立由公安、工商、税务、教育、医疗、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法律援助等有关部门组成的各个办事窗口,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提供集中、方便一条龙式的服务。
文保,请志愿者入伍
声音:目前,我市已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4处,省级文保单位69处,市级文保单位229处,市文保点239处,还有历史建筑120处及十几处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文物古迹的保护、维修、研究的任务相当繁重。建议在加强文物保护专业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强全市文保志愿者队伍建设,将在文物保护方面有特长、有兴趣、有热情的市民统一纳入文保志愿者队伍。
菜场,也请“明码标价”
声音:从事零售业务的,商品标价签应当标明品名、产地、计价单位、零售价格等主要内容,对于有规格、等级、质地等要求的,还应标明规格、等级、质地等项目。根据近年的调查和观察,大中型超市对“明码标价”工作做得比较好,而遍布农贸市场,平时几乎都不“明码标价”。
建议相关部门要对农贸市场,对食品必须标明产地、生产商、等级、价格等,给百姓知情权;并对农贸市场的监督检查要实行长效管理;升级和未升级的农贸市场都应列入监督检查范围。
政府能否为消费者维权“埋单”
声音:遭遇消费纠纷,愿意和敢于通过司法途径维护消费权利的十分少,大多嫌打官司麻烦比较多、成本高。借鉴香港和国外的经验,建议建立食品安全消费维权援助资金。
援助资金由政府财政专项拨款,专款专用,具体可以委托各级消费者协会管理和使用。具体运作中,主要考虑支持两类消费诉讼。一类是大量的消费投诉,另一类是由消费者协会组织或代表消费者提起的公益诉讼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等部门可请法律协助,在消协等维权机构设立消费纠纷“简易法庭”,简化办案流程,提高审判效率,为消费者通过司法途径维权创造更好的司法环境。消费者在消费诉讼中胜诉后,可按事先协议,从获得的赔偿中抽取一定比例资金回赠“援助资金”,以保证该资金的后续良性运转。
别让公交车成“沙丁鱼罐头”
声音:公交车乘客很多是老人和孩子,公交车的通风不够,对他们的健康危害较大,有不少乘客坐上公交车就有昏昏欲睡的感觉,其实就是缺氧。已曾有过在公交车上发病的。建议对现有的公交车做好通风措施;车上要备一点急救药品;在购置新公交客车时必须得考虑车内通风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