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作者:北京师范大学
方案摘要:患者不需要向医疗机构直接付钱,而是向政府购买医疗保险,政府再依据参保人数购买医疗服务,医疗机构只能靠固定医保收入生存。据专家测算这套方案将为整个医改节省一千亿。
3月31日,随着一纸协议书送达北京师范大学相关课题组,中国医改最新一套方案,即第7套方案又挤进了原本6名“选手”竞逐的跑道中。据悉,本套方案将于5月20日前出台,而前6套方案则原定于本月下旬提交。
“北京师范大学某课题组是与国家医改协调小组的组长单位发改委和卫生部共同签署的协议,因此成为第7套医改方案的独立提交机构。”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向记者证实。一位卫生经济研究专家认为,在医疗改革方案即将确定的前夕,第7套方案的突然出现,其背景耐人寻味。因为第7套方案与此前6套方案中的一些思路大相径庭,并在争分夺秒地赶制。
种种迹象表明,临近医改方案最后讨论阶段,各方在医改思路上的争议态势日趋加剧。
新方案看点
省钱 医改节省1000亿
手段———政府代言购买医疗
“北师大版的医改方案应该说是一种低花费、高效率、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方案。”据专家测算这套方案将为整个医改节省一千亿。专家向记者透露,第7套方案主张政府作为医疗筹资的主体,代表患者成为强有力的谈判者,向医疗机构购买医疗服务。患者不需要向医疗机构直接付钱,而是向政府购买医疗保险,政府再依据参保人数购买医疗服务,有别于目前依据患者人数或病种及医疗项目的数量付费的方式。政府支付的固定医保“人头费”,决定了医疗机构只能靠固定的医保收入生存。效果———解决看病贵
由于医保收入是按固定人头算下发的,因此医生们开大处方、滥开贵药或搞过度检查,并无助于自己的收益。因此这会让他们主动杜绝过度的医疗行为,从而解决“看病贵”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医生们一味地压缩成本而不顾疗效,也会被患者投诉,无法通过政府的考核,会因医疗服务不佳而丢失医保合同。医疗机构将在成本与效率之间自动寻找平衡点。
省心 从患者盈门到医护上门
前提———政府筹资人人参保
对于这一思路实施的前提条件———“医保资金的筹措问题”,专家预测,第7套方案将会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的观点,“政府从一般税收和社会保险两个途径筹资。凡是有支付能力的人都必须交纳医保费用(城、乡标准可以有别),人人都要加入医疗保障体系。而对于实在没能力支付的人群(如贫困的农民、城市贫民、学生以及儿童)则由国家投入200多亿元人民币,建立医保系统。从而保证人人参保。”效果———解决看病难
“与现在医院都‘盼着患者盈门’的情形不同,在第7套方案中,医疗单位将尽量保证‘患者不登门或少登门’。这意味着他们平时必须经常下到社区,主动帮助老百姓解决健康问题。所以,这套方案对于解决看病贵、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公众健康都能够进行正向引导。”该专家说。据该专家称,第7套方案这样做的另一好处是国家财政的负担并不重:测算下来,整个医改总费用不需要此前卫生部医改课题组估计的2000多亿元,而只需1000多亿元。
新闻回放
六套备选方案四月底上交
据报道,备受关注的医改新方案正在加快酝酿中,为医改提供备选方案的6家研究机构中,除了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外,还包括知名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这6家机构提供的6个备选方案报告将于4月底汇总上交到医改协调小组手中。
由于存在广泛而激烈的争论,医改最终新方案迟迟未能露面。
今年1月,由卫生部主导制定的一份以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及全民基本医疗、政府财政投入主导卫生事业为基本思路的医改新方案初稿,经媒体披露后引发来自各界的争论和质疑。在这种情况下,为集思广益、保证方案科学性和合理性,医改协调小组决定委托独立、平行的6家海内外研究机构参与制定医改方案。
据一位接近医改协调小组的专家透露,这6个研究机构分别是政府背景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两所高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及3家海外独立机构———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和知名的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
另据记者了解,在委托6家海内外机构提供备选方案的同时,由卫生部和发改委牵头组建的14部委医改协调小组为协调各方意见,还分设了四个医改专题,由不同的部委分工负责研究。
新方案论坛
双管齐下政府主导兼顾市场调节
“医改必须鼓励‘市场化’和‘民营化’”,一位接近医改协调小组的专家证实,第7套医改方案高度强调政府主导,但同时也重视了发挥市场的活力,“政府在医疗筹资和服务购买上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在服务提供上,该方案强调发挥市场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他说。多位卫生经济专家针对第7套方案指出,“购买医疗服务”、“引进市场化”等做法会使医疗部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是卫生行政部门不太习惯的做法,第七套方案的思路推行起来会有很大难度。
正当主张政府购买医疗服务、实现全民医保的第7套医改方案正在紧张的制定之时,4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重申了两会期间高强部长的意见: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在近期不可能实行城乡一体的全民医保体系。
显然,颇具“市场色彩”的第7套方案不易被卫生部门接受,但也并非所有的政府部门都否定这一思路。据了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的医改思路正是“市场主导,优先保大病、投资需方(百姓)”的模式。而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日前也曾表示,“医疗卫生中涉及到公共卫生以及民众的基本医疗服务的,应该由公共财政给予解决;其他要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
鲇鱼效应稀释扎堆的医改思路
该专家表示,虽然目前各家方案还都没有定稿,但从前一时期各方案制定者公开发布的医改思路分析,似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以及复旦大学等单位的医改思路并不存在本质上分歧,并都与卫生部的主流思路很接近。
记者了解到,卫生部提出的医改思路是“政府主导,优先保预防和小病、投资供方(公立医疗机构)”。
“前6家独立机构中,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麦肯锡的具体思路尚在形成中,目前还不明朗。另外3家思路似乎相近,这有些不寻常。所以,在医改方案交卷前夕,有关部门紧急增加第7家独立机构,是想‘稀释’过于‘扎堆’的医改思路。”该人士说。
据专家透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以及复旦大学3家思路相近的独立机构与北师大在“医保筹资必须由政府主导”的问题上具有共识,但在其他方面则分歧颇大。例如,3家机构都明确主张政府必须坚持对医疗机构的主导地位,拒绝医疗领域的市场化和民营化,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实行公费医疗制度而非全民医保制度,不同意建立医疗服务的购买机制,坚持对公立医疗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即基层医疗机构的所有收费都交给管理部门,再由管理部门经考核向下分配)等。
赛道拼抢部委意见争相渗透新医改
在医改方案设计的“赛道”上,财政部也正加紧厉兵秣马。3月中旬,在“中国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论坛”上,财政部社保司一位官员首次向记者透露,作为医改的重要参与者之一,财政部正在酝酿财政部的医改思路。她表示,该思路对于“购买医疗服务”以及“市场化的模式”高度认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参与医改设计的卫生经济专家对此指出,“未来能够被政府接受的医改方案,必然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争议最小、花费最少、可操作性最强的才会被优先采纳。所以,真正的争论不是在现在,而是在未来医改方案被公示出来之后。”他认为,届时,各部委的意见会争相渗透到新医改方案中,部际的争抢会愈加激烈。(本报综合报道)(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