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Y(_)Y!”——这样的符号你能看懂吗?如今随便登录哪个论坛或聊天室,类似的古怪符号不但随处可见,而且还大受年轻网民的追捧,有的学生甚至把它们带到了作文里。“今天偶GG请偶吃KFC,\(o)/!”(今天我哥哥请我吃肯德基,好高兴!)这样“天书”般的句子夹杂在文章中,据说还成了一部分学生作文的时尚。
网络符号在青少年中的使用和流行,固然反映了年轻人思维的开阔和活跃,也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平台,但是如果任由这种随意的、不规范的语言使用蔓延,势必会制约青少年语言文字素养的提高。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如果经常使用夹杂着大量诸如“稀饭”(喜欢)、“OMG”(我的天呀)等怪异字,甚至是存在语法错误的语言文字,对于正处在语言文字打基础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就难以避免这种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带来交流障碍。
更让人担心的,是以古怪符号为代表的网络语言给青少年带来对传统文化的疏离甚至割裂。文化是以语言文字为传播载体的,作为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标志和民族文化的鲜明旗帜,语言文字也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纽带。年轻一代如果沉溺在自己构建的话语环境里,满脑子“Q言Q语”,势必会影响他们对以规范汉语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的接受兴趣。没有语言作为兴趣前提,发展下去,这些年轻人就会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隔离一代”。这种隔离和割裂,不仅仅是文化层面的,还会涉及到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
著名作家白先勇在讲述现代汉语命运时曾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外患”是受西方语言冲击,“内忧”则是受到网络等新兴传媒的冲击、渗透与异化。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决不能做网络怪异文化的迎合者和追捧者,也不能做无所用心的旁观者,而要做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和弘扬者。从我做起,在敲击键盘的时候,千万别让那些古怪的符号从自己的指尖流出,以实际行动来防止和杜绝语言污染,共同维护祖国传统语言文化的主体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