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间七次来烟 对话王蒙:在中国文坛变化很快王蒙张炜烟台行烟台走出的作协“掌门人”王蒙张炜烟台行王蒙:韩寒出现,我有责任王蒙张炜烟台行“鲁大作家群展室”昨揭牌著名作家王蒙来烟
热爱胶东文学的人,恐怕没有不知道萧平这个名字的。
萧平,亦是宋萧平,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原烟台师范学院院长。20日,几位当代中国文坛重量级的人物出现在鲁东大学(原烟台师范学院)的校园,其中有王蒙、张炜等。他们是为年逾八旬的萧平先生道贺的,道贺的由头是纪念萧平先生文学创作50周年。
萧平的文学创作虽然不及王蒙等同时代的大家数量之广,甚至不及弟子张炜文字之多,但其对于中国当代文坛的影响是巨大的,巨大得让王蒙先生执意参加老友的纪念大会。在萧平先生一生著书立说的作品中,前期的《海滨的孩子》、《三月雪》、《墓场与鲜花》都是脍炙人口的上乘佳作;后期的《光荣》、《翡翠鹦鹉》、《于文翠》、《圣水宫》、《春闺梦》也是经典的醒世名篇。
拜读过萧平之作,知道了萧平之人,但能如此近距离的欣赏其人,记者从未料想!萧平身上有太多与众不同的地方,饱受磨难的经历、坚强隐忍的个性、深沉内敛的作为,令同行钦佩,也令读者敬畏。
乡村少年文学梦
萧平先生1926年生于山东乳山,十二岁之前,萧平就阅读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四大文学名著。这些古典文学名著无疑是其启蒙读物,培养了他的阅读能力和对文学的热爱,为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十二岁时,萧平跟随小姨和姨父到哈尔滨当学徒,这在当时是农村少年的惟一出路。到了陌生的城市之后,先是在一个照相馆当学徒,一年之后,又到一家电器行当学徒。在此期间,萧平结识了一个在德国银行工作的同乡青年,他借给少年萧平很多新文学书籍,包括巴金、鲁迅等作家的作品。萧平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这些书籍再次唤起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并且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追求光明和高尚的人生之路的理想,在少年萧平的心灵扎下了根,成为鼓舞他挣脱单调乏味的现实生活,孜孜不倦地追求新的人生道路参加革命斗争的动力。在哈尔滨学徒的五年社会实践,成为萧平日后创作的素材和源泉,他的很多小说作品的背景和人物就取材于此。
登上文学殿堂
回乡后,萧平成为一名农村的小学教师。经过几年小学教师的艰苦工作之后,他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萧平追求上进的理想之火重新燃烧了起来,志向远大的他希望再一次改变自己的处境,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他自学完了中学的课程,在1951年准备报考大学。但是在到当地县教育局去开报考证明信时,因为是自学而受到阻拦,被斥为“不知道天高地厚”,最后萧平克服重重困难报名参加了山东师范学院的大学考试。考试后不久,萧平在焦虑中等来了大学录取通知书。青年萧平的梦想实现了,他成为了一名新中国的大学生。如果他没有考取的话,他就会变成一个农民,因为参加考试使他丢掉了小学教师的工作,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1953年,萧平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当时的绥远省归绥一中当中学老师。浓重的思乡和对童年怀念之情激发了萧平的创作,在1954年,他以故乡为背景,写出了他的处女作也是他的第一篇儿童短篇小说《海滨的孩子》,在《人民文学》1954年6期上发表,被中国作协收入同年编选的儿童小说选并被介绍到国外。从此,萧平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登上了中国当代文坛,也奠定了他的小说创作的高起点,成为胶东作家群中的龙首。
《三月雪》成文学“毒瘤”
1956年6月,继《海滨的孩子》在《人民文学》发表之后,萧平又将一部至今仍享誉文坛的力作《三月雪》投稿于《人民文学》。当时的秦兆阳主编看过之后,甚为欣赏,8月,此文迅速面世。
1957年,萧平在秦兆阳同志的建议下回胶东短期体验生活。临行前秦兆阳同志找他谈了一次话,告诉他:“社会主义社会是光明的,但也有阴暗面,体验生活不要被阴暗面遮住了眼睛。”回乡后萧平走访贫苦山村,回京后先后发表了《秋生》和《除夕》两个短篇小说。《除夕》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窘迫的生活状况。1958年,《除夕》受到了批判,被认为是攻击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并牵连到秦兆阳同志。批判不断升级,以后又发展到重点批判《三月雪》及萧平的文学创作道路,并同萧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联系在一起。当时,有人说:“萧平之所以叫萧平,就是要和萧洛霍夫起平。”1971年高校复课后,当时主管高校的人选定两篇“糖衣裹得最厚”的毒草供高校文科做批判样文用,其中一篇就是《三月雪》。
抄录20本名句妙语
如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所言,老师萧平的语言功力是他需要借鉴和学习的。萧平的文学语言极其简约、凝练而富高雅气息。字里行间蕴藏热情、质地饱满,回味甘甜。
张炜曾在一篇回忆导师萧平的文章《烟台有萧平》中说,老师是一个“腹富头简”的人。老师胸有大志、满腹经纶、学识渊广,但老师又是一个不好言谈,但每每讲课指导时,语言精练、深邃,简约极富内涵。
萧平作品语言内敛、严实、客观、理性,思想情致隐藏于文内,不着意刻画表面,在平实的语言辞藻中蕴藏丰富的思想内涵。
萧平自己坦言,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下功夫最大的就是在语言方面。很小,萧平就表现出对文学的热爱,立志要写出点东西是从小学教师开始的。萧平回忆,在山师大的几年,他几乎读遍了学校图书馆里的所有文学著作,这对于他后期从事文学创作起到了巨大作用。而萧平先生读书有一大嗜好,凡看到语言精彩的段落、句子和词语,都会手抄下来,仔细嚼读,借鉴吸收。至今,萧平记录语言的大本子已有20多本。这也是萧平文学生命中最大的一笔财富。
儿童文学是最爱
萧平一生的作品中,有一半甚至一大半是儿童文学。早期的《海滨的孩子》、《三月雪》,后来的《于文翠》、《圣水宫》。和其他儿童文学作家相比,萧平作品多了几分悠远和细腻,而少了几分单纯和疏放。萧平儿童文学作品的历史感使他更自觉地在过去、现在、未来的绵延之维上塑造众多儿童形象,展示儿童的成长和几代儿童继往开来的人生。如《三月雪》中的李秀娟、《于文翠》中活泼纯真的于文翠、《圣水宫》中的陈玉英等。
学院出身的萧平更多地受到五四新文化传统和冰心、叶圣陶等新文化作家影响。在萧平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五·四”以来的、叶圣陶式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儿童文学传统得到了坚定鲜明的承继与发扬。弘扬真善美,展望理想人生是萧平儿童文学作品的恒定主题。同时在他的《三月雪》、《孩子与小猫》、《海滨的孩子》等作品中人们也可以很轻易地感悟到冰心式的灵动、清纯、爱心和性灵之美。尤其是《海滨的孩子》,与冰心一样汲取灵感于大海,倾注情思于童心。一样轻灵美好,不杂世俗的烦琐和人生的困扰,一样唯美和空灵,远离尘俗的嘈杂和庸碌。
静夜深沉,与萧平先生在府邸品茗论道,荣幸而感动。当记者问到先生更喜欢为自己冠以教育家还是文学家的头衔时,萧平的回答是前者,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做过小学教师,上过师范学校,教授大学文学,热衷儿童文学,培养出天下桃李……
搁笔收篇,记者还沉浸在萧平先生传奇的人生经历、豁达的处世胸怀。不由地想起一位在中国教育史有着巨大影响的人物——杨昌济。而昌济先生“强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的座右铭也吻合萧平先生的教师称谓,张炜、矫健等等众学生,已然成为山东乃至中国文坛的擎天大木。
撰文 本报记者 凌云鹏 胡文君摄影 本报记者 申吉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