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为开邮车的丈夫送行,这是川藏线上的邮政职工自觉形成的一种默契,一直坚持了20多年
清晨7点55分,邮车驾驶员达瓦绒波已经准备起程了,46岁的达瓦绒波供职于甘孜县邮政局,已经有20多年的驾龄。
每次出行前,妻子泽仁启珍都会前来送行。这一天是4月5日,清明节,在汽车已经发动的时候,泽仁启珍告诉达瓦绒波,她中午会到玛尼山去,给阿婆上坟。达瓦绒波没有说话,挂起挡出发了,阿妈去世的那天,达瓦绒波还在邮车上。
妻子为开邮车的丈夫送行,这是川藏线上的邮政职工自觉形成的一种默契,一直坚持了20多年。“如果一个人心里有了牵挂,他就会知道自己的生命不仅仅属于他一个人,他就会在最危险的时刻有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甘孜县邮政局局长生龙降措解释说。
达瓦绒波转运的邮件,大部分寄往西藏昌都。全世界所有发往西藏昌都的邮件,都要经过成都、雅安、康定、甘孜、德格五地中转。从成都到昌都,海拔从500米跃至5000米,途经二郎山、折多山、橡皮山、罗锅梁子、雀儿山等诸多让司机心惊胆战的地方,这个绵延于雪山之上逾千公里的邮路,每一米都会有一个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故事。
1954年12月15日,随着川藏公路的开通,两辆崭新的邮政汽车,满载着祖国内地发往西藏的上万邮件,从四川成都直抵拉萨,正式揭开了川藏干线汽车邮路的历史。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条沟通西藏与祖国内地联系的邮路,依然是中国邮政通信的主动脉,也是目前全国惟一一条不通火车的一级干线邮路。
再见吧,妻子/再见吧,妻子/马达已打转/汽车已发动/排挡已齿好/丈夫要出发/你不要悄悄地流泪/你不要把我牵挂/当我从雀儿山凯旋归来/再来看望亲爱的你(《邮车驾驶员之歌》)
只要地图上有路 邮车就要出发
每次开车经过二郎山隧道的时候,一些老的邮车驾驶员都会习惯性地按上两声喇叭,是感恩,也是怀念。
1987年1月7日,31岁的邮车驾驶员李素华,从康定返回雅安夜行到二郎山鸳鸯崖时,由于冰雪路又窄又滑不幸翻车遇难,那时,他的女儿还不到半岁。
在2002年二郎山隧道通车之前,海拔3437米的二郎山是千里川藏线上的第一道咽喉险关。当地有谚:“车过二郎山,像进鬼门关,侥幸不翻车,也要冻三天。”“鬼招手”、“长陡坡”、“磨子弯”,仅仅二 郎山上的这几个小地名就会让一些驾驶员闻声变色。
一块从山顶滚落的石头曾经将杨生贵驾驶的邮车车厢砸穿,同样惊险的事情巫正富也经历过,那块石头有房子大,一个巨大的阴影从天而降,巫正富心想完了,只听喀嚓一声,邮车车厢顶部被齐茬茬地削去半截。巫正富摸了摸自己的脑袋,还在。巫正富是从西藏阿里调来的驾驶员,但这种险象还从来没遇到过。回来后,巫正富向领导汇报事件经过时,止不住泪流满面。
其实飞石并不是最可怕的,突发而至的泥石流更让人心惊胆战。
每个邮车驾驶员都遇到过泥石流。雅安市邮政局的驾驶员陈涛遇到过一次,那是在2005年8月13日。8月,是高原最美丽的季节,美,是因为雨水的充沛,雨水让花儿遍野、绿草茵茵,雨水也造就了黏稠的泥浆,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来势凶猛的泥石流。
那天行车到二郎山时,前方出现了泥石流,三辆邮车和六名驾押人员被困现场,一位经过此地的长途客车驾驶员当场被飞石打死。上面是泥浆裹挟着飞石,下面是万丈悬崖,怎么办?领队的驾驶员陈涛果断作出决定,冲!邮车驾驶员们凭借着娴熟的技术,迅速开出了危险地段。车子刚刚驶离,一股更大的泥石流将邮车刚刚停过的路段彻底吞没。
陈涛将这段经历告诉自己父亲陈增荣,一位工作了36年的老邮车驾驶员。陈增荣肯定了儿子的果断和勇敢,因为他心里十分清楚,对于邮车驾驶员来说,飞石不算什么,泥石流也不算什么,而泥石流一旦冲毁了正常的邮路,司机们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危险。
每个邮车驾驶员在上岗的时候,都会接受一种教育:只要地图上有路,邮车就要出发。
那已是1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但退休的陈增荣只要一想起来,就会有一种自豪。
依然是8月,在离泸定县城仅有几公里的地方发生大面积塌方,长度有800多米,整个川藏线由此中断。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大渡河的洪水始终不见退去,谁也不知道路什么时候能通。在当时通讯技术落后的情况下,甘孜藏族自治州与外界的消息几乎全部中断,报纸和机要邮件均无法送达,一些政府部门的工作处于瘫痪状态。
这已经成为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
雅安市邮政局是内地转往藏区最为重要的一个中转站。看着堆满整个仓库的邮件,时任邮运科科长的陈增荣心如火燎,背邮包、架索道,所有能想的办法都想了,但都被一一否决。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陈增荣拿来一张地图,顺着标识,找到一条从雅安到甘孜州府所在地康定县的路,这条路绕道石棉县,再到凉山州的冕宁县、九龙县,最后再到康定县。
从地图上看,这的确是一条路,但所有的人心里都没底,究竟能不能走通?
六台满载的邮车在配备了最好的驾驶员和最优秀的修理工之后出发了,由邮运科副科长贾宪成带队。
贾宪成目前已是雅安市邮政局邮运分局局长,提起这段往事依然心有余悸。因为那不是主干道,长年失修,沿途碰到上百处的塌方,邮车司机们几乎是边修路边开车。最难走的一段路是从九龙到康定,只有90公里,却走了整整一天一夜。那天晚上,姜子牙山口下起了大雪,悬崖下是汹涌的江水,往下看一眼就会两腿发软。司机不敢开车,贾宪成找来一根长绳,把绳子拴在司机的腰上,另一端由几个人紧紧地拽着,一旦发现有紧急情况,大家就将司机拉出驾驶室。
四天后,他们终于看到了云彩溜溜的跑马山,看到了藏族同胞用双手献上的哈达。墨绿色的邮车,成为半个多月来内地驶来藏区的第一辆车,甘孜州政府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更为重要的是,邮车驶过之后,运送粮食的车和军车也开始从这条路临时通行。
5050米,是邮车必须驶过的高度
5050米,对于奔波在川藏线上的驾驶员来说,这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数字。这是一个海拔高度,但它不是一座山的海拔,而是一段公路的海拔,是一段邮车必须驶过的高度。
这段公路位于雀儿山山顶。雀儿山藏名“措拉”,意为大鸟羽翼。横亘于川藏线上的雀儿山,位于德格县境内,德格县,则是传说中的格萨尔王的诞生地。“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每一位途经此地的驾驶员,对这句谚语都会有切身的感受。
邮车驾驶员达瓦绒波每个月至少要翻越10次雀儿山,每次出行前,妻子泽仁启珍都会给他准备几沓纸制的龙达,龙达是藏传佛教祭祀神灵的主要方式之一,印有“六字真言”或“八字真经”等秘咒,顺风撒放,可以保佑自己的平安和吉祥。抵达雀儿山垭口的时候,达瓦绒波会很虔诚地一边将这些龙达高高地撒向空中,一边高喊着“哈索、哈索”(藏语:祭神)。
在这个神秘而又沧桑的地方,每一位驾驶员都相信有神灵的存在。
甘孜县邮政局的一辆邮车遇到过最奇怪的一次险情,一块和车厢一样大小的石头从山上落下来,刚好掉到了车厢里,驾驶室竟然毫发无损,司机将石头拉回来,但石头卡得太死,怎么也搬不下来,最后只好一点一点把石头凿碎,花了整整三天时间。
在藏区有一种说法,石头不会砸做了好事的人。
做过邮车驾驶员的甘孜县邮政局局长生龙降措同样相信神灵的存在,那是一次生死之劫,他开着车下雀儿山的时候,刚转过一个弯,对面驶来一辆客车,路只容一辆车通过,上面全是暗冰,急刹车是万万不行的,而路一侧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生龙降措把汽车右前轮硬生生地往石壁上撞,希望能借此把车停下来。车是停了下来,车尾因为惯性摆到了悬崖边上,一只后轮悬在了空中。
一身冷汗过后,生龙降措缓过神来时,这时,他才感觉到自己的左手臂发麻,手腕处鼓起一个大包,断了!稍做包扎后,生龙降措让坐在旁边的押运员协助他掌握方向盘,自己控制挡位,两个人配合着将邮车开到了目的地。
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惊险,生龙降措依然把雀儿山当作福山,它的福就在于它的险,它的险让所有的司机都对它望而生畏,对它不敢有半点懈怠。生龙降措当了甘孜县邮政局局长之后,脾气依然十分火暴,驾驶员的一点疏忽就会招来他的一顿痛骂。
但所有被骂过的驾驶员都不会往心里去,他们都晓得,行驶在川藏线上,是不能有半点差错和闪失的。
已经退休的邮车驾驶员生龙彭措,开了25年的邮车,跑得最多的就是雀儿山,闭着眼睛,他可以把雀儿山的路画出来,哪儿有桥,哪儿有弯道,甚至哪一块有暗冰,哪一块该踩刹车,在他的心里已经一目了然。但家里的饭碗放在哪里,他却说不上来。生龙彭措的汉语并不流利,但他的眼睛会告诉你,他对这份工作的认真和谨慎。
每一位邮车驾驶员都知道生龙彭措的那个笑话。在藏区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经常会有人找邮车司机捎人捎物,按规定,这是不允许的。有一天,一位很要好的朋友来找生龙彭措,希望能让他搭一段顺车,生龙彭措不好拒绝,就让女儿去回话,说他不在家。女儿出门告诉他的这位朋友,“我爸爸说他不在家。”
退休后的生龙彭措还经常会梦到雀儿山,梦到他一个人开着邮车在雀儿山上跑呀跑,漫天都是白色的雪花,只有马达和风的声音,不知道跑了多少个时辰之后,他终于看到了一个黑点,黑点越来越近,到了跟前,才发现那原来是另一辆相向而行的邮车。
几乎所有的邮车驾驶员都做过同样的梦。是梦,也是现实。
“对于邮车来说,每天必须准点出发,遇到大风雪,社会车辆可以停运,但邮车不能停。”甘孜州邮政局局长张忠平说。
德呷,甘孜州邮政局汽车驾驶组组长。2006年3月,因为邮件猛增,德呷开了一辆加班车从康定直抵德格,在雀儿山上遇到风搅雪,被困了一天一夜,在道班工人的帮助下,邮车终于开下了山。到了山下,每经过一个商店,店主人都会拦住车告诉他,有一个叫拥忠拉姆的女人打了好多次电话,一边哭着一边询问有没有看到邮车经过。
拥忠拉姆是德呷的女人。川藏线上每一位邮车驾驶员的女人,都会记着沿途的公用电话号码。她们每天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的男人能平安归来。男人出车的时候,即使之前夫妻两个有再大的矛盾和不快,也会烟消云散。
在藏区,雪山就是神山。仅在甘孜州,邮车要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就有17座,在这些“鞭子打着天”的地方,雪其实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大山之巅惟一可以生长的精灵。漫延整个山脊的皑皑白雪,就是一条巨大的哈达,一条常年洁白而又耀眼的哈达。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