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大学生就业成本超2000元3月29日,河南工业大学校园内举行的招聘会上吸引了众多毕业生参加。一项“毕业生就业成本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3504名毕业生中,约有1/3的大学生就业成本超过2000元,接近九成的学生表示求职花费来源于家里供给。
2007年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上年净增82万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保持在70%左右
据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国务院25日召开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加强统筹协调,采取积极措施,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稳定、就业人数进一步增长的目标。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保持在70%左右,就业人数持续增长。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还很严峻,2007年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上年净增82万人,做好就业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国务委员陈至立强调,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着力实施更加积极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一要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补充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大从高校毕业生考录公务员的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鼓励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二要鼓励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并继续实施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专项计划。三要认真做好帮助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四要全面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国家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和网上联合招聘制度,加强对各类招聘活动的监管,规范招聘收费行为,严厉打击虚假招聘。五要深化高校改革,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新闻链接
教育部回应大学生就业难:不上大学压力更大据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李柯勇吕诺刘羊旸)教育部日前在回应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时指出,不上大学也要就业,而且如果没有经过高等教育阶段的文化、技能培养,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近日在按受记者采访时说,结构性矛盾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症结所在。有人将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高校扩招,对此该负责人表示,就业形势严峻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长期问题。据劳动部门的数据统计,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而需要就业的人数达到2400万。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实际上是全社会就业压力传导的结果。单就大学生来讲,不上大学也要就业,而且如果没有经过高等教育阶段的文化、技能培养,可能就业能力总体上还要低些,那么这些孩子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前不久,大学生当搓澡工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更早还有名牌大学毕业生卖肉、擦皮鞋、卖鸡蛋的。该负责人指出,其实没必要大惊小怪,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大学生的初次就业。大学生毕业后无论干什么,只要能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都应当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