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加大对河源和平帮扶力度,六举措擦亮福和产业转移园金字招牌
创新帮扶方式做大产业转移园
本报讯(记者邱晶晶通讯员曹宇宾曾海生)大山阻隔不断真情,特区倾力帮扶山区。在日前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工作现场会结束的当晚,福田区区长李平率有关部门负责人及辖区10余位企业家前往河源市和平县考察,全面落实现场会精神,并代表区委、区政府公布8项措施,推进产业转移园和教育、医疗等社会公益项目的建设,全面促进和平经济社会发展,让山区群众分享特区发展成果,共沐民生福利阳光。
福田和平加强合作
福和产业转移园由福田区与对口帮扶的和平县共建,旨在为辖区企业进行产业梯度转移,为深圳中心区竞争上游,发展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等腾出空间,同时也让山区分享特区率先发展的成果。
整个产业转移园总面积8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1.6平方公里的建设,签约的58家企业中有一半正在建设厂房,其中一家下月即将投产。该产业转移园坚持高规划、高起点,目前已吸引了3家上市公司入驻,园区建成后年产值可达50亿元,几乎等于和平县从解放后到现在所有产值的总和。
在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工作现场会上,省长黄华华亲手将“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牌子颁给了福和产业转移园。对此,李平深感振奋地说:“这块‘金字招牌’得来不易,它是对两地合作的充分肯定和鼓舞,同时也是一种压力和鞭策。福田和平两地要加强合作,擦亮这块‘金字招牌’,让它从颁布第一天就开始闪光。”
他表示,市委、市政府刚提出与河源市合作的“三个互相”,又提出建立产业合作机制,这要求福田区在落实帮扶工作中,更进一步从“输血”向“造血”下功夫。产业转移园仅靠优惠政策吸引投资是不够的,对此福田区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由福田区负责前期启动,成立“福和产业转移园福田企业家商会”,为企业提供信息、市场等后续服务,让落户企业安心扎根在和平发展,同时为根留在福田的企业总部或销售、结算、研发中心等继续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发挥园区集聚效应,做大做好产业转移园,形成产业链;三是实行福田与和平“捆绑推介”,以福田为窗口,在海内外大型会展经贸洽谈活动中推介和平县及产业转移园,将和平的丰富资源推出去;四是加大软件上的帮扶力度,针对性开展培训,培养专业人才、高科技人才,帮助农民拓宽就业门路,增加收入;五是福田将在和平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让基层干部结成对子,促进两地干部的培养;六是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创新帮扶方式,擦亮福和产业转移工业园的“金字招牌”,全面促进和平社会经济的发展。
让山区孩子有同样起点
俗话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点上。扶贫必先扶智,让山区孩子有相同的起点,是福田区人民与和平县人民共同的心愿,对和平县的帮扶项目之一福和高级中学,也时时牵动着考察团成员的心。
在福和高级中学,记者看到蓝色的教学大楼宽敞明亮,食堂干净整洁,学生朝气蓬勃。由福田区出资在全国招聘的校长周跃南介绍说,虽然福和中学建成才三年,但由于良好的教学模式和师资力量,这两年招生分数线均在县重点线之上,并提前一年通过验收成为县一级中学。目前,学校将以“五个家园”、“三个中心”为目标,培养更多的人才。
看到学校的成果,李平感动地说,教育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命运,因此帮扶一定要帮到点子上、扶到根子上。今后福田区将继续支持福和中学,尤其在师资、技术上,帮助他们培养更多的学科带头人。同时,设奖励机制鼓励学生,通过福田这座桥梁,开拓山区孩子的视野。当得知学校因资金短缺,围墙和校门尚未建成,学生安全难以保障后,李平当即表示福田区将全额支付这笔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