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遇“围城”:中国公民不再是海外最安全的外国人
地处西欧偏远海角的蕞尔小国“低地”荷兰,常说“我们是大视野、低姿态”。荷兰当年称雄世界,如今依然是响当当的经济大国。荷兰人何等胸襟,中国人可学之处多多
中国人在海外似乎进入了多事之秋。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崛起于世界,已是不争之事。中国人的身影在海外日益活跃。从国家派遣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到大小各种规模的企业、公司、劳务队伍,到旅游团队、经商个体,再加上近20年来在美国和欧洲数十倍增长的中国新移民,几十万遍布世界的中国留学生、学者,“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无处不在的现实。但“现实”在今天这个信息与传媒时代主要是靠传媒来打造的,同时也是靠每一个活生生的具体个人来展现的。
中国这个现实,今天在世界上是如何被传媒打造的?中国人成千上万的身影又是如何展现自己,展现民族与国家的?
中国在海外遭遇“围城”
毋庸置疑,中国国家和海外华人正以崭新的面貌昭然于世界。然而中国在世界上不仅仅遇到欢呼和鲜花,舆论说中国人越来越深入参与全球化的经济竞争、社会生活,利益冲突、文化冲突也越来越增加。像中东、中亚以及非洲这些常常传出暴力和恐怖事件的高危地区,由于有能源和新市场的巨大利益前景,中国人的身影日益增多,遭恐怖袭击的机会也就在所难免。
且不说各种法律典章、经商规则,大大小小的既得利益、保护主义。西方传媒与大众文化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或曰脸谱化形象,根深蒂固,是不可能像经济发展那样奇迹般地转变的。种种种族偏见、对中国文化的误解无知,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使得西方主流媒体和主流社会里总是不断出现对中国和华人的妖魔化。曾几何时,天朝遥远的神秘古代中国,数百年来以“停滞帝国”、“专制帝国”、“邪恶帝国”的形象流传西方。上世纪百年的中国形象也从“东亚病夫”到“红色王朝”,到如今的“经济腾飞、军事扩张”新貌,可谓大起大落。一堵堵文化心理的围城,就这样由西方主流传媒建构起来。要害是西方主流传媒眼中的中国形象是全球形象,电波中传输给非洲、给阿拉伯、给拉丁美洲的“中国”就是这样的中国。美联社、路透社把中国在非洲的开拓借非洲人士之口称之为取代英国的“新殖民主义”。西方文化中本没有“君子”、“小人”之分,也无从谈起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
海外华人的自我“围城”
再看海外中国人有意无意构筑的自我围城。中国人喜扎堆。所聚地点,一是美国、加拿大等移民国家,二是欧洲,三是非洲中东。细分有传统唐人街、大学校园与高科技、各种大小市场与工地。这些地域与社会阶层差异巨大,似难归结出自我设限的模式。但南非频频传出华人喜驶豪华车招摇,巴黎高档消费品商场对大宗中国客纷纷推出讲汉语的售货小姐的消息;美加这些国家的新老中国移民,依然择群而居,善经商求学,政治参与、选票和传媒声音稀缺。美国CBS电台的名嘴主持人伊姆斯最近由于对非裔出言不恭,引起全美非裔强大抗议声浪,被骂得灰头土脸,立即被CBS解雇,毫无商量。反观同时发生的一连串远比伊姆斯严重的美国传媒辱华事件,处理拖沓敷衍,这跟华人参政和参与媒体的弱势有直接关联。
中国进入世界,海外遭遇围城,必然要从文化心理积淀方面认真思索。所谓文化软实力的呼声在升高,各种官办的文化节、孔子学院等也开始在海外出现。但这些毕竟是软实力中的硬件,多元、宽容、谦恭等价值观念,才是突破围城的核心。地处西欧偏远海角的蕞尔小国“低地”荷兰,常说“我们是大视野、低姿态”。因为我们国土太小,方圆仅数百里;人口少、语言偏,故我们人人会起码英语、德语、荷兰语三种语言。荷兰当年称雄世界,如今依然是响当当的经济大国。荷兰人何等胸襟,中国人可学之处多多。其实中国古代圣哲的满遭损、谦受益、“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论语》),“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均是取之不尽的文化软实力资源。 作者:刘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