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长江文艺出版社在北京召开新书发布会,宣布 《王立群读史记》一书正式出版发行。
同名电视节目“王立群读史记”去年在百家讲坛录制以来,就为央视看好,并确定为2007年度的重头戏;易中天先生公开表示,王立群将是下一个最走红的学术明星;众多媒体也预言今年将是“史记年”。
温文尔雅的王立群自去年7月开讲《吕后》、《项羽》系列,到今年“读《史记》”,民间自发追捧他为“最学术”主讲人。这一桂冠无疑表明,在“百家讲坛”诸多教授学者中,观众对于王立群的学术期待最高。不过,王立群的“学术”,并非得意于曲高和寡,而是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王立群深入浅出“读《史记》”,收视率一路飚高,他直言“卫青对于李广之死的间接责任”,论证“司马相如对于卓文君劫财劫色的嫌疑”,引起广大网友和媒体的各种争议和猜测。王立群表示,卫青是青少年的偶像,也是自己很热爱的沙场英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有瑕疵,是人性的弱点、爱情的残酷。这些都是他充分考察史料后的客观讲述。
《读史记》一书基本依据节目内容改写,所涉猎的每一事件、人物,作者都在透彻研究的基础上给予严谨解读;同时,维持《百家讲坛》通俗易懂的风格。
而王立群本人则表示,自己久居书斋,既谈不上世事洞明,也无所谓人情练达。不过一把年纪,各种事情见得多了,看得淡了,想得开了。对于渗透全书的各种人生感悟,不过是情不自禁,有感而发,与读者交流,决不敢“倚老卖老”,妄作“指南”。之所以当初取名“读《史记》”,就是尽可能让读者感受《史记》的原汁原味:喜欢考据的找真相,喜欢趣味的看故事,感情丰富的读人物,心思缜密的品关系;大家各取所需,自己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王立群和好友易中天曾笑言,学中文的讲历史,他们都是“公鸡下蛋”。其实,中国的文史哲学从来不分家。我们在全书里,随处可见王立群独有的儒雅幽默、辞采飞扬;以及情不自禁的爱憎流露。比如,对于卫子夫、陈阿娇、钩弋夫人等女性人物的红颜薄命,王立群深切痛惜;对于卫青、李广、周亚夫、汲黯等的英雄末路,王立群不平则鸣。王立群认为,《史记》最大的魅力就是与命运抗争的悲剧感,这与作者司马迁的不幸遭遇息息相关。《王立群先生读史记》可以带领国人感受《史记》的魅力,激发大家阅读我们民族文化的至尊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