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北路浏阳河隧道示意图
本报讯(记者章盛莉)到2009年上半年,浏阳河上将再添一条新通道,记者昨日从市代建工程建设指挥部获悉,湘江北路浏阳河隧道的设计方案已基本敲定,这条连接三角洲与涝湖浣,长约1.8公里的水下隧道计划于今年9月开工,预计工期为18个月。目前,相关钻探工作已完成80%。
隧道深入地下20余米
湘江路北延工程是长沙“一江两岸”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设计,湘江路由南至北穿过银盆岭大桥后,向右拐进三角洲再转向浏阳河下游,设计采用对地面整体规划及景观影响最小的隧道方式下穿浏阳河。
据悉,浏阳河两堤之间的距离约200余米,隧道之所以长达1.8公里,是由于隧道要深入地下20余米,这个高差需要通过坡度来处理。据指挥部负责人介绍,隧道施工对围岩有严格的要求,必需强度高、不透水,符合这一要求的围岩在浏阳河底以下15米处,加上隧道本身的高度,隧道底板与河底的高差达到20余米。通过纵坡方式来解决高差问题,车辆在隧道内行驶时将感受到明显的坡度变化,这也是浏阳河隧道与一般地面隧道的重要区别。
两孔通行互不干扰
按照设计,隧道整体将由南引道、隧道主体、北引道三部分组成,为双孔隧道,由北往南和由南往北的车辆分别通过两孔通行,互不干扰。从横截面上看,隧道两孔分居左右并列而立,地面以上部分通过引道连接,地面以下部分被围岩隔离。隧道单孔高约4.5米,宽9米,为双向单车道,包括两条3.75米宽的机动车道和1.5米宽的人行道。
为了方便隧道运营期间的巡查和维修、灾害发生时的救援以及隧道内行驶车辆转换方向,隧道左右两孔之间将设置行人及行车横通道,共约5处。
三层“防水衣”护隧道
防水是水下隧道最重要的防护内容。施工中,该隧道将采用全封闭防水技术,通过开挖前堵水、二次衬砌实施前防水、二次衬砌自防水及施工缝、变形缝防水等措施,为隧道穿上三层“防水衣”。
此外,隧道建成后,6套监控系统也将同时投入使用确保安全,分别为中央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监控分系统(含电力、通风、照明等)、交通监控分系统、闭路电视监控分系统、通信分系统、火灾报警分系统。其中,中央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整条隧道管理的智能控制中心,能够及时处理、协调各系统工作;交通监控系统包括交通流检测设备和信息显示设备,两洞口还将设分流指示灯、声光报警器等;隧道内还将设置性能良好的火灾探测传感器,及时准确地向控制中心传递报警信息。为了保证安全,隧道建成后还将控制运载危险品、有毒可燃物品的车辆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