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亩的非洲菊在何斌身后绚灿开放,犹如这个37岁中年男子的笑脸。从4亩自留地到3个几十亩的大棚,一亩至少一万元的年收益———在三圣乡红砂村,他是踏实创业的带头人。他说,大家还在喜获成果的路上。
转变:从观念开始
2007年5月9日下午4点,按记者相约,何斌开着自己的小车,风风火火地从双流赶回了红砂村的花卉大棚。
何斌早上6点就起床了,在大棚里查看花群,然后开车去双流和东篱菊园。除了红砂村的15亩花地,他在双流和东篱菊园还有几十亩,其中东篱菊园和上海大地花卉合作30亩花地,只是启动基地,计划将达到200亩。
2003年以前,作为当地农户,何斌只是在4亩自留地上种花。随着外部企业进入,竞争加剧,传统花农何斌面临选择。他觉得花卉是“朝阳产业”,“物质生活满足了,现在是精神享受了,鲜切花取代塑料花。”他与几个失地农民合伙投资,从流转中心租了15亩地,开始种花。
创业:从引导开始
“我在乡里算不上啥子,这里上百万元收益的人都有。”何斌说,“经过政府引导,换了新貌,意识是关键。”
从2003年开始,锦江区先后组织了转变为投资者的农民出去学习。何斌参加了2005年的珠海、广州一行的参观。与此同时,锦江区邀请了省内外的农科院、旅游服务、餐饮等方面专家,进行专业培训。何斌说,这种培训让他受益匪浅,怎么去创业,怎么去算账,怎么把事业做大,心里有底了。
何斌的大棚里非洲菊全部引进国外专利种苗,品种花色有上百种,除了引进荷兰的种苗,也引进了以色列的灌溉技术。
何斌从2003年底开始创业,到2005年有了10万元的收益,目前正在稳定增长。一年下来,一亩一万收益。他说,花除了供应成都和周边县城,还批发到了拉萨。他的大棚全年产花,隔一天摘一次,供不应求。
资金:从贷款开始
从村民转型为创业者,何斌说,资金一直是最主要的困难。
2006年7月,锦江区取得了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的支持,出台了“自愿申请、严格审批、联保互保、分期还款、政府贴息”的贷款办法,打破农村富余劳动力贷款难的瓶颈。
“当然高兴,我是全乡贷款最多的一个,贷了10万。”何斌用“雪中送炭”来形容这次扶持的及时。“大家都很踊跃,有了怎么创业的意识,就想自己当老板了。”
锦江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通过社区金融小额贷款政策的实施,全区已累计帮助313户贷款户实现自主创业,并直接带动1000余人就业,在313户贷款户中,三圣街道办事处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71户,占贷款户总数的54.63%,占已贷款总额的67.31%。
何斌现在的三个种植基地,工人全部是本地失地农民,他说,身边失地农民再创业,又为其他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在他的种植基地里,如果不挑不选,找工作24小时就可以搞定。
早报记者谭晓娟摄影赵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