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话剧去”正在成为哈尔滨的知识分子阶层、大学生、包括一些普通百姓的新时尚生活方式。哈尔滨的话剧演出市场日渐回暖。
去年,哈尔滨话剧院连续推出了5部小剧场话剧,今年的演出计划是创排10部话剧。这些新剧目给剧院带来了勃勃生机,演员有活干了,观众有戏看了,票房收入节节升高……
小剧场话剧《最后一个情圣》在复排中。 本报记者 杜怀宇 摄
打造市场追捧的精品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扑面而来,剧团生存,不再是理所当然的事。
“过去,我们羞于说自己是企业,因为被国家养惯了,感觉自己像是在机关单位里工作,闯市场的意识很淡。直到2003年9月末,我们创排了大型话剧《秋天的二人转》,在全省演出反响热烈,30万元的投入很快收回,这才尝到一点闯市场的甜头。之后,《秋天的二人转》在全国巡演170余场,票房收入150余万元,令剧院人心大振。
我们才真正意识到,文艺团体想要扭亏为盈,等、靠、要,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关键是要转变观念,把自己当企业而不是机关,不闯市场就没有出路!”哈尔滨话剧院院长车承滨感慨地说。
主动参与市场竞争,让好作品成为卖点,把观众吸引进剧场。演员董兴顺向记者描述《秋天的二人转》演出盛况时说:“我们到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演过,也到部队、农村演过;给领导、专家、白领演过,也给战士、农民、普通市民演过。无论什么样的地方和观众,都对我们的演出报以热烈的掌声,有时演员谢幕好几次,观众还不肯退场……”
从去年8月至今,哈尔滨话剧院在哈市连续推出了《第五天神》、《请让我做你的情人》、《最后一个情圣》、《构思婚姻》、《蝴蝶是自由的》、《眉间尺》等多部小剧场话剧,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出现了多年未有的观众主动掏钱买票、甚至一票难求的现象,可谓艺术和票房上的双丰收。
言及此,副院长丁军感慨地说,观众不是不需要舞台演出,而是我们“低估”了观众的审美水平,用太多“假大空”的东西把他们赶出了剧场。一直以来,有太多的剧团都是在为奖写戏,而不是为人、为现实写戏。造出的“精品”剧目闲置浪费,当然陷入“过年过节不过日子”的困境之中。
营销打开市场这把锁
闯市场带给哈话人的最大变化,是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他们说,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一变天地宽。
2003年底,哈尔滨话剧院正式成立了演出营销中心,除了配备院里的骨干力量,还专门招聘了两名营销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
营销是每一台话剧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票房收入、观众上座率,一一不能回避。对于企业来说,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对于院团来说,不具推广价值的剧目会造成“产品积压”,推迟院团进入市场的时间,形同废品。
观众抱怨票价太高,院团则说成本高、投入大,票价低就更收不回成本了。结果,观众越少,剧院越赔;剧院越赔,演出越少……形成了恶性循环。
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得在开源节流上下功夫。把成本降下来,票价随之降低,让老百姓看得起戏,自己则“薄利多销”。哈尔滨话剧院采取用小剧场话剧打开演出大市场的办法。车承滨说:“排演一部传统的大剧场话剧,成本最低也要40万元,就目前话剧市场来看,成本回收很难。但是小剧场话剧却不同,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成本少但见效快,我们一连推出的5台小剧场话剧成为闯市场的排头兵。”
选剧 看观众脸色行事
观众就是市场。哈话人深悟这一定律。
今年4月,哈尔滨话剧院新推大学生剧《寻找生命的恋歌》,直面大学生恋爱、就业等众多敏感话题。排练之前,剧院请来团省委、省学联、省教育厅和各大专院校的专家、教师和学生,为剧本修改评头论足,反复征求专家和观众意见,反复修改,最终才推向市场
闯市场最终能否成功,关键还要向观众“问计”。观众喜欢什么样的剧目和演员,哪些剧目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他们的创作人员和销售人员常年奔波在“前线”,到大学、机关、企业、工厂里去问人家喜欢什么、关心什么、梦想什么、对自己的生活满不满意……之后,根据反馈,选择一些与婚姻、就业、情感、教育等日常生活有关的题材创排小剧场话剧。各种形态的次生林、灌木丛甚至鲜花和绿草———小剧场话剧、实景话剧、实验话剧、贺岁剧等,在哈尔滨话剧院都给予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经过三年的探索、磨合和拓展,哈尔滨话剧院向社会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只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创新,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文艺院团才能真正转变为新型市场主体。
(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