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总体要求,保税区围绕滨海新区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功能定位,发挥功能政策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加大功能开发力度,完善政策环境配套,努力把保税区建设成为服务中国北方的保税物流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在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多年来,保税区坚持立足天津、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依托海空两港,大力发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临港加工三大产业,对腹地的服务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目前,保税区聚集了3000多家贸易公司和物流企业,与世界100多个国家保持贸易往来。保税区下大力量开发区域功能,制定了《加快功能开发实施意见》和《鼓励支持市场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政策》,着力引进国内外大型生产供应商、贸易商、国际采购商,以及大型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国际贸易公司。2006年,新增注册贸易企业752家,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贸易企业300多家,贸易业拉动全区经济增长14.6个百分点。相继建立了汽车及零部件、棉花、煤炭、橡胶、有色金属等6个大宗商品和生产资料市场。食用油、食糖、纸张、工程机械、化工产品等专业化市场建设也正在积极推动中。天津棉花交易市场建立三年多来,业务量持续增长,国内外影响不断扩大,形成了与美国纽约、英国利物浦等期货交易所的联动关系,并建立了国家棉花检测中心和棉花交易电子撮合系统,去年棉花年交易量达20万吨。到2008年底,保税区将建成十个大宗商品和生产资料市场,形成较为完整的专业化市场交易体系,推动商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滨海新区高度聚集,在服务全市和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保税区与港口密切合作,不断完善通关环境,拓展保税物流园区功能,支持企业进一步发展国际中转、转口贸易等。美国UPS、丹麦马士基、瑞士名门、日本川崎汽船、新加坡锦佳、叶水福、台湾采钉华、香港东方海外、捷成洋行、澳门振华、深圳怡亚通等国内外知名物流公司陆续入区,开展转口贸易和拆拼箱业务。今年一季度,保税物流园区完成进出区货值21.8亿美元,同比增长2.6倍。摩托罗拉、京东方、联想等多家大型IT企业,均将园区作为其配送中心和物流基地,业务范围扩展到进来料加工、一般贸易征税进口、进口转关等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