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宝文物流失海外的不计其数。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现状如何?怎样才能实现流失文物的回归?随着“海外遗珍图片展”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开幕,由该校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的中国流失文物研究拉开了序幕。据了解,如此深度和广度的科研,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尚属首次。
昨天,“海外遗珍图片展”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物馆开幕,上百幅流失海外国宝的珍贵图片首次揭开神秘面纱。
据介绍,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百余年间,我国有大量文化遗产惨遭破坏,无数国宝文物因战争、劫掠、不道德交易、非法盗掘和盗凿而流失海外。据不完全统计,在世界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收藏的中国文物超过一百万件,多为精品,甚至不乏孤品、绝品。而散落在世界各地民间的中国珍贵文物更是数量浩繁,粗略估计是国外馆藏中国文物数量的十倍之巨。但因年代久远、缺少证据,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精确统计。
中国科技大学的合作方、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是我国第一家以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为己任的公益组织,旨在以多种方式、多渠道实现流失海外文物回归祖国。该基金启动“国宝工程”,开展海外藏中国文物调查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在国内巡回举办“海外遗珍图片展”,回顾文物流失的历史、展示海外藏中国文物的状况。
本次海外遗珍图片展,是该基金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协作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今年开始,该基金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共同开展中国流失文物领域的学术研究。计划用一年半的时间,对中国文物流失的历史、海外藏中国文物的现状、实现流失文物回归的方式及其所涉及的文化、社会、法律、科技等方面的课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学术研究。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国宝工程”还将举办多次海外寻宝,现在正面向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征集参团人员,有意者可与中国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联系。
来源: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转自中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