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贺莉莎 李程 梅红 记者赵一)学历要求不高、上岗快、待遇优……昨日,一场声势浩大的招聘会在武侯区红牌楼街道拉开序幕,85家用人单位将1000余个工作岗位送到农转非人员家门口。
昨日的招聘会上,红牌楼街道太平社区农转非人员王林成为应聘者关注的对象,他用自己寻找工作的经历,向乡亲们现身说法,“失地后,我在街道的鼓励下,到一家公司当搬运工,其间在街道参加市场营销的培训,后来又换了几家公司,先后做过理货,仓库主管。随着工作经历的增加,我的职位也在不断上升,如今成为管理着100多号人的主管,月收入达4000多元,今天,我来招人来了。”王林精彩的演说,赢来在场应聘者热烈的掌声。
记者注意到,招聘会提供的工种非常丰富,从服务员、勤杂工、洗车工到热线咨询员、促销员、业务代表,有几十个工种,既能满足农转非人员初次就业的需求,也给已经勇敢走出去,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的农转非人员提供了换工作的机会。截至昨日下午记者发稿时,招聘会已现场录用农转非人员200余人,签订意向性用工协议381份。
红牌楼街道党工委书记杨苹告诉记者,下一步,街道将以构建红牌楼商圈建设为抓手,整合资源,千方百计地开发就业岗位,鼓励用人单位优先招用本辖区农转非人员和居民;同时在太平、长城、竹园3个农转非征地拆迁小区修建中,争取政策,将小区公建配套设施,由街道统一管理,打造“街道创业起步园”。
据介绍,在接下来的几天招聘活动中,还有600家单位将把就业岗位带到农转非人员的家门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