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网—上海法治报
企业颁“禁炒令”遭员工质疑 专家:公司有权
“经理室成了大户室,外边隔间就是散户室。”随着股市的利好,沪上众多公司出现了这样“全员炒股”的情景;然而这几天,一些公司纷纷发布了“禁止员工上班时间炒股”的通知,而随后的措施更是让不少上班族股民措手不及:
使用电脑上网,发现各大财经网站已被全部“屏蔽”、打开QQ聊天,发现所有聊天软件已经无法登陆、要出门办事,发现就连外出次数和时间也受到了严格限定,而调查了6家公司后记者发现,为了防止炒股,80%的公司都通过制定“禁炒令”,开始了这样的“严防死守”,违令者甚至还可能受到罚款、开除的处罚。
“单方面颁布的这个‘禁炒令’,究竟有没有法律效力?对炒股者的罚款甚至开除的处罚,究竟是依据什么制定的?”尽管公司方面称,“禁炒令”的出台实属无奈,但不少员工对此仍提出了质疑。
劳动法专家据此指出,如果只是口头通知,“禁炒令”很可能确实没有法律效力;但员工上班炒股实质上属于“兼职”,公司有权对此行为作出管理。社会学家则认为,上班炒股普遍化会产生不良后果,而“限时炒股”的做法更不值得推行。
股市大热,
员工遭遇“禁炒令”
“今天你涨了没有?”赵小姐在位于虹桥路、仙霞路交汇处的一家贸易公司工作,随着近来股票一路上扬,她和同事们每天见面谈论最多的就是股市行情,而大盘每天的涨跌,更是成为全公司几乎所有员工都关注的焦点。
赵小姐告诉记者,她计算过,包括她自己在内,仅其所在的空运部11名员工中,就有9人是不折不扣的股民,“超过85%。”而其他部门的情况也大致相同,“从部门经理,到普通员工,甚至连清洁工阿姨都成了‘股民’。”赵小姐说,前段时间的一路牛市,不仅让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收入颇丰,也让“炒股”队伍不断壮大。
然而就在几天前,一条来自公司人事部的口头通知,让赵小姐等股民们再也笑不出来了,“公司规定,从即日起禁止员工上班时间炒股。”随后,一系列配合“禁炒令”的措施也开始执行:屏蔽端口,限制打开规定外的网站、安装软件,监控QQ、MSN等通讯软件的聊天内容、制定“门禁”,员工无故不得随意离开公司外出……
这样的措施,让赵小姐们苦不堪言。“股市开盘时间和工作时间重叠,我们已经习惯了边工作边炒股。”赵小姐说,“禁炒令”出台前,她和同事们早晨上班时就打开财经网站和炒股软件,随时准备买进抛出;QQ、MSN则成了他们彼此互通信息的重要工具。
采访中,赵小姐毫不讳言,尽管公司对这些网络炒股手段都曾进行过限制,但因当时并没有明令禁止,管理起来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因而显得比较宽松,“顶多是屏蔽几个财经网站而已。”而这对赵小姐们的股票交易几乎没有影响,“除了网络下单,还可以电话甚至托人代买。”
然而现在赵小姐们不仅炒股无望,就连正常工作也不自在起来:只能打开几个公司指定的网站、电话、MSN聊天内容里一旦出现和“股票”有关的内容,就可能被“掐断”,而这样的严管背后,专门的“禁炒令”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人事部说,如果有人再继续炒股,除了罚款、扣奖金外,不排除有因此被开除的可能。”赵小姐说,这样的消息对于炒股热情高涨的“上班族股民”来说,不啻于当头棒喝。
其实,因公司对上班炒股作出限制而炒股受阻的员工,现在并不仅仅是赵小姐和同事们。记者随机采访了本市涉及IT业、教育咨询业等不同领域的6家公司的员工,其中有4家公司都表示,由于炒股员工不断增多,公司对员工炒股的确有口头或书面的限制和禁止,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禁炒”措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屏蔽各种财经网站和炒股软件的安装和使用,是众多公司目前采用最多的办法,4家有“禁炒令”的公司,无一例外都对员工上网进行了严格控制,有的干脆切断了公司的外网。
在南京东路上一家贸易公司从事报关业务的张小姐告诉记者,公司规定,因工作需要上外网,只能使用专用的一台电脑,上的网站也只能是固定的几个。然而这样的控制,似乎并不能完全禁止员工炒股,“通过代理服务器登陆被屏蔽的网站、用股票机订阅股市行情、再用电话或委托他人下单。”
而当一些公司意识到网络限制存在“漏洞”后,更加严格的“禁炒”措施又相继出现。在杨浦区一家教育投资咨询公司做人事工作的骆先生说,自己的公司股民众多,当网上看盘受限后,他们时常通过MSN等聊天软件通报股市行情,“只要有一个人看得到行情就行。”然而当公司出台了“禁炒令”后,这些常用聊天软件一律不允许随意使用了,就算能用,也被告知会随时受到监控,“至于打电话、发短信这样的聊天手段,更是会随时受到专人抽查。”
炒股受阻,
员工质疑“禁炒令”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上班族股民也开始研究相应“对策”,在张江高科技园区一家IT公司做会计的宋小姐,为了能在公司层层限制下看盘,新买了一台可以上网看股市行情的手机,她常常借“买东西”、“上厕所”的名义,偷偷看盘、再打电话下单,这样的“伎俩”也很快被公司识破,并马上对外出和上厕所时间、次数也进行了严格限定。
“‘禁炒令’的出台,也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骆先生告诉记者,最初他们对员工炒股是不干涉的,“炒的人不多,对工作也没什么影响。”然而近几个月来,越演越烈的员工集体炒股,让公司无法再坐视不理了,“我们做的是咨询,但因为他们(炒股员工)都忙着用电话下单,客户的电话根本打不进来,就算接通了,也是敷衍,所以有时候甚至一整天都做不到一单生意。”而几家贸易公司的负责人则表示,员工“沉迷”股市,直接影响报关的速度,甚至耽误客户的货运。
也因此,记者同时了解到,一旦被发现炒股,出台了“禁炒令”的这些公司的惩处措施都毫不手软:有直接罚款500元的、有扣除奖金的,“那些屡禁不止的员工,不排除会因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被开除。”
公司这样的做法遭到了不少员工的质疑:突然出现的“禁炒令”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
“在员工手册上,并没有相对应的内容;单方面发布前,公司也没有跟我们进行沟通。”上班族股民们对此有些忿忿不平;“因为炒股,就要对员工罚款甚至开除,有没有法律依据?”对此,股民们也是心有疑惑;而他们中的不少人甚至建议,与其采取强制措施“严防死守”,倒不如像媒体曾报道的一家公司那样,每天提供一段固定的炒股时间给员工炒股,“疏大于堵嘛。”
专家释疑
上班“禁炒”无可厚非
口头“禁炒”可能无效
合乎程序
“禁炒令”才有效力
针对“全员炒股”,一些公司发布了“禁股令”,却遭到员工“是否有法律效力”的质疑。上海市律师协会劳动法研究委员会委员廖明涛的答案是,“口头发布的‘禁炒令’的确可能存在因不符合相关法律程序,而无法产生法律效力。”
“‘禁炒令’实质上是公司规章制度的补充内容。”廖明涛指出,员工不应以“员工手册”里没有出现类似规定为由对其提出质疑;然而要产生法律效力,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公司必须为此专门制定书面文件,并以公告、公示、甚至纳入规章制度等形式,将其公之于众。”
不仅如此,要使此类条文有效,其制定也需要遵循一定程序,“由董事会、股东大会等授权制定、再通过工会的协商,甚至还需要征求部分员工意见。”而规定的处罚内容也应该合理、合法,“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会对炒股员工进行罚款、甚至开除,都要进行严格规定。”廖明涛说,“禁炒令”应该对员工炒股的次数、时间、甚至对工作的影响程度都有详细规定,只有这样,它才具备约束员工行为的法律效力。
不满“禁炒令”
员工有权提异议
“如果有很多员工花很长时间、大范围地投入炒股,公司的正常运营一定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基于这点,廖明涛指出,公司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出台“禁炒令”无可厚非。
对于员工上班时间炒股的行为,廖明涛给出的定义是:“实际上就是获取第二份收入,和‘兼职’、‘第二职业’本质上是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公司完全有权要求员工不得在工作时做其他事情,“道理等同于当在非工作时间加班后,员工也有权利要求公司支付加班费。”廖明涛说,这是劳动合同双方对等的权利和义务。
而汇业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冬却担心,为了推行“禁炒令”,公司采取的一些限制措施可能侵犯到了员工的隐私,“监控网上聊天内容等做法,可能就存在这类问题。”廖明涛表示,对这些条款,员工如果不满,完全有权利提出异议,“‘禁炒令’制定前就应该听取员工代表意见;而制定后员工也可以和公司协调。”要不要发布、有什么处罚、监控到何种程度,都是可以协商的内容。
“但如果大多数人的意见确实和制定的条文一致,那公司可以不为少数人进行修改。”廖明涛同时强调。
精力有限
“限时炒股”不应推行
相对于“严防死守”,不少上班族股民更愿意接受的,是公司每天提供一段固定的炒股时间给员工炒股的做法。然而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守钧却指出,这样的办法一旦推行,可能后患无穷。
“正常的社会经济结构,应该是投资者和非投资者分别占一定比例。”胡守钧担忧地对记者表示,目前这样整个社会大多数人从事同一种投资行为的“全民炒股”,不仅将使股市出现异常,对整个经济甚至社会运作也会产生严重影响。
对于工作时间炒股,他更是觉得,“不是好现象。”他认为,由于个人精力有限,股市操作又需要进行大量分析和频繁操作,势必会影响到正常工作,因此公司有权利对此进行严格限制甚至禁止。
“至于‘限时炒股’的办法,可能只能对特定公司、特定工种采用。”胡守钧告诉记者,有很多社会工作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如果推行这种办法,无形中是在放纵工作炒股“普遍化”,而短短一段“限时炒股”后,员工是否能够重新集中精力也值得怀疑。
作者:□见习记者 李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