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沿途中国古沉船示意图。 |
中国“寻宝”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考古工作者正在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古沉船进行考察、捞掘,以重现历史上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辉煌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赖少芬、郑天虹、赵叶苹、周慧敏、荆晶、张崇防发自广州、海口、内罗毕 自汉代以来,从中国出发,向西航行前往印度洋和中东地区;或向东航行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海上贸易、交通路线——“海上丝绸之路”。
丝路起始:打捞“南海Ⅰ号”
随着巨型沉井在5月17日缓缓下潜,沉没于广东省阳江海域的南宋商船“南海Ⅰ号”整体打捞也拉开序幕。截至记者发稿,沉井已经下沉到淤泥下5米,整艘沉船有望于今年7月浮出水面。
“南海Ⅰ号”长30.4米,宽9.8米,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船舱内保存文物总数为6万~8万件。据“南海Ⅰ号”整体打捞项目总指挥吴建成介绍,“南海Ⅰ号”沉没海底800多年,船体已非常脆弱。专家对其打捞进行了多次研究和论证后,最终确定了“整体打捞”的方案。
按照这个方案,巨型沉井被压入海底后,将整体罩住沉船及其周围淤泥,再从沉井底部两侧穿引36根钢梁,形成一个密封的“钢箱”,之后具有至少4000吨起吊能力的“华天龙”起重工程船会把“南海Ⅰ号”连同海水和周围泥沙整体打捞出水。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一直以来大多是依据文献资料,“南海Ⅰ号”文物将为之提供丰富的实物依据。在“南海Ⅰ号”前期探摸工作中出水的文物,大多是中国与外国间的贸易货品,其中以瓷器为主,还有金饰、漆器、石制、木质、金属制品。专家由此判断,当时这艘古船正赴西亚或者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这也应该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西向航线上。
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向《国际先驱导报》表示,与近代中国的两次文化史上的重大发现——“甲骨”、“敦煌”带来甲骨学、敦煌学的产生一样,未来可能持续十年的“南海Ⅰ号”考古挖掘,也有可能带来“海上丝绸之路学”的兴起。
丝路中途:发掘“华光礁Ⅰ号”
南宋中期的一天,一艘从福建地区驶出的货船在西沙群岛附近借着北风向东南亚行驶,突然海面上狂风大作,这艘排水量在60吨以上的木制帆船,飘至华光礁北边搁浅后慢慢沉入海底。
800多年过去了,1998年,中国考古队员在渔民的带领下发现了这条沉船,并给它命名“华光礁Ⅰ号”。这艘古船船体残长20米,宽约6米,舷深3~4米。
“‘华光礁Ⅰ号’沉船是我们第一次在中国远海发现的海上丝路的‘珍珠’,有了它,海上丝路中国段才算完整。”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张威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2007年3月开始,中国考古工作者开始对该船进行抢救性挖掘。据张威说,以前由于技术和资金方面的限制,中国对水下文物考古限于近海,“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探秘,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古工作由近海推向远海。
经历55天的艰难探索后,中国这次在西沙群岛海域的首次大规模远海考古在5月8日结束。此次出水文物近万件,绝大部分为福建和江西景德镇产的陶、瓷器。考古人员由此确定,这艘沉船是一艘古代远洋贸易商船,它所运载的货物全是销往海外的民间生活用瓷。
张威说,“华光礁Ⅰ号”出水文物,证明了南宋时期中国海上丝路贸易的繁盛。当时的中国商船主要从广州、泉州、宁波、扬州等地出发,到达波斯湾、红海,乃至北非和地中海沿岸国家。所以,西沙海域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华光礁沉船遗址发掘工作期间,西沙考古队还分别对华光礁、玉琢礁、北礁等10处新发现西沙沉船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了宋青白瓷、明青花瓷等珍贵文物。
丝路终段:肯尼亚搜索沉船
几百年前,一艘中国商船在肯尼亚东南海岸的拉穆附近触礁沉没,船员们为了求生,爬上了拉穆群岛中的帕泰岛。至今,帕泰岛上还生活着可能是中国人后裔的非洲人。随着当地越来越多的中国瓷器碎片、甚至完整的精美瓷器被渔民们无意间打捞出水,这个传说似乎也渐渐变得真实起来。
经过专家鉴定,在这些瓷器中有一部分的确为郑和船队年代航海遗留的文物,也就是说,中国沉船在肯尼亚海域的确有存在的可能!这也揭开了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目的地考古的序幕。
于是,中国国家文物局与肯尼亚国家遗产部签署了一份水下考古协议,计划从2006年至2009年,用三年时间对肯尼亚古代沉船遗址进行确认和全面发掘。这也是中非之间首个考古合作项目。
今年1月31日至2月17日,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对拉穆岛海域进行了第一次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受到设备和人力所限,此次初步调查并没有发现中国瓷器或沉船,虽然有些令人失望,但为今后的进一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据本报记者获悉,今年秋天中国水下考古工作人员将再度赴肯。
那艘可能已在印度洋中沉睡了数百年的中国商船,正等待着被人们唤醒,正等待着用自己的故事,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写下新的篇章。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