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与商业打捞的“生死较量”
由中国国家出资支持的考古性打捞与国际商业打捞正进行着一场无形竞赛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韩轩、宋媛发自北京 “我感兴趣的是‘南海Ⅰ号’挖掘工作结束的那一天,在甲板上会有些什么宝藏?”瑞典海洋考古专家斯滕·舍斯特兰德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他早再四五个月前已听说中国要打捞“南海Ⅰ号”,这位专家曾在南海打捞过多艘古代沉船,其中包括明代中国沉船“万历号”。
一直以来,中国古沉船都是国际打捞界的热门话题,除了因为考古价值以外,还有就是它所能带来的财富。
商业打捞留下道道伤痕
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驱使下,国际上活跃着一大批专门对水下文物进行商业打捞的所谓“寻宝者”,南海是他们的“乐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里有大量的中国古沉船。据统计,南海古沉船的数量应该超过2000艘。
但对于这些仅仅是冲着财富而来的打捞者来说,他们给这些古沉船本身带来的不啻为一种灾难。
1999年,英国打捞专家迈克尔·哈彻在南中国海打捞清代沉船“泰兴号”时,为了便于运输和抬高价格,竟然敲碎了60多万件成色普通的瓷器,将剩下的35.6万件运往欧洲拍卖。
“他们把船上能够卖钱的宝藏都拿走了,将他们认为不重要的东西留在了船上。这种行为本身破坏了我们获得信息的完整性,并且使得整个考古过程不再完整。”舍斯特兰德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中国打捞“国家队”上场
在商业打捞的疯狂“围剿”下,中国水下考古产生了。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迈克尔·哈彻——一个所有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都会记住的名字。1986年4月,哈彻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拍卖从中国南海沉船所获的15万件青花瓷器和125块金锭, 总价值约合2000万美元。
“消息传到国内,中国文物界都震动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张威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从那时开始,中国政府开始重视水下考古工作——这是与赢利性的商业打捞截然不同的非赢利性打捞。
1987年3月,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成立, 同年成立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1989~1990年,中国诞生了第一批具备国际水下联合会二星级潜水员证书的海洋考古学者。从此,这场围绕中国古沉船及海捞文物的赢利性与非赢利性打捞的无形竞赛,不再是民间的事情,而是出现了一支中国“国家队”引领着非赢利性打捞。
如今,20年过去了,西沙沉船考古和“南海Ⅰ号”打捞成为这场无形“竞赛”的最新延续。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一些人甚至采取野蛮手段用炸药炸开沉船表面,非法打捞出大批瓷器,对沉船遗址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张威看来,此次的发掘是抢救性的。
据张威透露,与商业打捞力量相比,中国国家打捞队伍在技术上并不逊色,包括找船、定位、潜水的办法,都在一个水平线上。
“不过在效率上竞争不过商业打捞。”张威坦率地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中国海军保护沉船打捞
由于考古性打捞周期长,避免这些人类共同文化遗产在打捞过程中因某些人私欲再遭破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政府应该加强海上舰队的力量,来保护中国海域的文物权益。”舍斯特兰德建议说。
5月13日,英国《泰晤士报》以《中国海军为了黄金旧物潜水》的醒目标题,报道了中国动用海南省公安边防总队以及南海舰队为西沙沉船考古保驾护航的消息。
事实证明,军事支援是必要的。据统计,仅从2005年以来,进入“南海Ⅰ号”警戒海域的可疑船只就达85艘,境外海盗也曾试图接近“南海Ⅰ号”。但二十年来,武警阳江边防支队和南海舰队、当地海洋渔政构成的防线使得“国宝”安全无虞。
随着打捞的正式开始,“南海Ⅰ号”沉船地点已经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为了确保安全,对于“南海Ⅰ号”作业及周边海域,边防武警通过雷达进行24小时监控,并驾乘高速摩托艇,对该片海域进行每日数次的武装巡航。甚至在未来“南海Ⅰ号”打捞出水、移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过程中,边防官兵也将出动巡逻艇,持械一路保护,直到宝船进馆。(来源: 国际先驱导报)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