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羊城晚报》总编 张宇航 |
纸媒和网络媒体应融合发展 跨行业跨区域办文化大报
主持人:各位网友好,我们今天请来的嘉宾是《羊城晚报》总编张宇航先生,和网友探讨有关网络媒体和纸媒之间的有趣话题。
您曾经提出过一个非常好的思想:要把《羊城晚报》办成 “文化大报”,对于《羊城晚报》如何办好它未来的发展思路是什么样的?
张宇航:晚报今年刚好是50周年的大庆,我们也回顾了这50年的发展。
主持人:网络媒体和纸媒之间应如何相互融合和发展?
张宇航:网络媒体是一种新兴的媒体,特别适合新一代科技发展的需求,也很适合当代年轻人的需求,也很适合现在时代发展的节奏加快这样一个需求。而且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网友的参与度是很大的,很透明,这些都是传统媒体比如说报纸、广播、电视所不能比拟的。那么传统媒体在这些方面都是弱势,正因为是弱势才是它今后应该努力发展的方向。传统媒体有它的优势,就是它的社会基础、它的忠诚的读者,还有信息内容的固化和保存,这点是网络媒体不能比拟的。所以实际上纸介媒体的内容如何与新兴网络媒体的传播技术和手段整合到一起,成为一种很新的、能够适合现在时代需要的传播方式奉献给读者。我想简单用两个专业词语来说,一个就是“上网”,一个是“落地”。
电视节目希望能“落地”,所谓“落地”,电视节目如果没有电视机或者没有哪个电视台接收,那么是看不见的。如果能够作为一个频道接收,一接收下来变成电视的形态那就叫“落地”。网络同样也是这样,必须要有一定的载体把它固化下来,如果网络所组织的活动,包括网络参与的一些传播内容,包括你自己策划的一些内容能够通过报纸纸媒的形式把它刊登出来,这就一种落地。那么读者拿到这个,今天可以看,明天也可以看,在汽车上可以看,在家里也可以看,在办公室也可以看,这就叫落地。
纸介的媒体又有一个什么问题?它的范围是很局限的,而且它很少能够跟读者进行及时的交流,如果说读者对某一篇文章有想法有意见,他反映给报社,那么报社起码最快也得到第二天、第三天才能把他的意见反映出来,这就比不上网络跟帖的速度。传统媒体的新闻功能也有一个“上网”的问题,如何用网络技术把自己所掌握新的新闻信息传播给读者。如果两者之间能够整合,发展是不可限量的,现在我们都应该走这样的路。《羊城晚报》也应该有这样的打算,比如跟搜狐这样一些比较大的主流网站联合起来,共同适应社会需要。
主持人:《羊城晚报》作为广州地区或者说广东地区相当大的一份报纸,也是三大报业集团之一,与北京一些大的报业集团相比,《羊城晚报》有什么样发展的战略?
张宇航:从大的方面来说,新闻是没有区域的界限,但是现在因为受到各方面比如社会稳定还有很多方面、地方上利益因素的限制,往往外地的新闻不是很容易跟本地的新闻同时奉献给读者。但是作为读者来说,他的知情权以及他的需求,他又希望能够及时地知道自己本地新闻以外的其它地方的新闻,比如说世界杯不是发生在中国,但是读者非常希望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它的情况,这就是新闻信息的无区域性与我们现在操作过程中的矛盾。
南方与北方的大报比较起来,文化上会有一些差异。南方的文化比较温柔,比较内敛,北方的文化比较粗放,比较宽广。这两种文化素养不同,带来的读者在接受这些文化熏陶的过程当中也不一样。但是我觉得这两种东西是有可能整合的,还有一个差异是南方的包括沿海地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靠近海外,所以大家接受海外文化的影响程度要比北方稍微大一些,比较开放,商品意识比较强,所以南方的新闻相当多是这方面的内容。而北方因为是整个民族的发源地,有很深厚的历史,同时又被这些历史的眼光所局限,不是那么容易看到外面的世界。所以这两者结合起来的话,将来可能是我们平面媒体发展的趋势。
这种趋势可以通过两个办法来实现,一个就是跨行业、跨区域办报,现在这个问题比如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在做这些尝试,《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虽然没有在外地办一张报纸,但是因为《羊城晚报》历史上就是一张有全国影响的报纸,我们在全国十个地方有十个印点,在广东以外日发行份数是30多万份,本来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引进对内宣传的文化载体,不一定非要通过我在北京也得办一张报纸这样的形式来实现。第二条途径,通过网络,通过网络对南北文化的整合,各个地方的整合,可以把南方与北方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这也是一种新的尝试。比如搜狐的总部在北京,《羊城晚报》的总部在广州,我们通过网络连接,很快就可以把广东最新的新闻提供给网络,搜狐通过网络传到全国甚至整个世界。当然这个有一定的限制,不能什么新闻都上去,但在世界各国都有这样的做法。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