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红树林 NGO在行动
■ 实习记者 郑祖伟 文
“小时候,我们经常去红树林摸蟹抓虾,半天下来可以抓满好几篓。大片大片的红树林里都是宝藏,夏天的时候还能在里面捉迷藏。有时候,我们还用小刀割开红树林,把树汁涂在白布上,就能把布染红……”
老李是广东省电白县博贺镇的渔民,50年来亲身经历了红树林的兴衰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如今红树林几乎都砍光了,建立了大大小小近100个鱼虾塘。但是鱼虾蟹等海产品数量反而急剧减少,1998年我们的收入下降了近八成。”
“现在台风光顾的次数也比以前多了,96年的特大强台风冲垮了无数海堤,我们的小渔船几乎全被摧毁,还有很多人在台风中受伤。”老李感叹缺乏红树林的保护,沿海地区渔民的生活不好过。
红树林减少 灾难频繁
1958年8月23日,12级台风由正面向厦门沿海登陆,随之产生的强大而凶猛的风暴潮,几乎吞没了整个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但在离厦门不远的龙海县角尾乡海滩上,因生长着高大茂密的红树林,该地区的堤岸安然无恙,农田村舍损失甚微。
1986年,广西沿海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风暴潮,合浦县398公里长的海堤被海浪冲垮294公里,但凡是堤外分布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被冲垮,经济损失就小。当地群众便称红树林是他们的“保护神”。
国际知名红树林研究专家范航清博士表示,红树林的减灾功效非常明显。但是红树林的保护现状难令人乐观。
在海南儋州市海头镇至排浦港一带,整个海岸带上几乎全是密集的虾塘,海防林残破不堪,有些地方海防林断带绵延十几公里,幸存的海防林却因盗伐变得稀稀拉拉,从空中看上去,像生了疮的“癞痢头”。
近年来,由于人为破坏等原因,海南的红树林由原来的15万亩锐减到6万亩。
厦门市的红树林也难逃厄运,20世纪50年代,厦门有约4800亩红树林,如今90%以上的天然红树林已经消失,面积不足200亩。
福建云霄县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2360公顷,但也受到了“前后夹击”:前有养殖海蛏的滩涂阻挡,后有海堤阻隔。
范航清博士说,中国目前拥有红树林面积22639公顷,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浙江的沿海,以及海南和港澳台地区。广东、广西、海南拥有红树林21389公顷,占中国红树林总面积的94.4%。在过去的50年里,全国红树林面积减少了70%,随着红树林面积的骤减,生活在红树林中生物的栖息地也遭到严重破坏,黑脸琵鹭、黑嘴鸥等濒危珍稀物种也有了灭顶之灾。
关注:民间组织推动
刘毅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也是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的负责人。
2000年,刘毅在野外考察时第一次接触到红树林,“当时得知红树林已到了被破坏殆尽的地步。许多地方的红树林生态已经无法自我恢复。”于是刘毅加入了刚成立不久的绿野协会,开始关注厦门市的红树林保护。
“我们在项目进行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通过我们进行的科学研究得以加快解决。”把科学研究转化为社会服务,一直是刘毅所倡导的理念和初衷。渐渐地,绿野协会和红树林也逐渐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刘毅也成为福特奖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获得3次福特奖的个人。
“近几年,民间组织作为保护红树林的第三方力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振基表示,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在环境教育、人工造林和合作平台构建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成绩,湖北绿色汉江组织的“绿色汉江”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浙江绿眼睛的环保活动多次得到政府的重视……这些都对中国的湿地保护和公众教育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其他民间湿地保育组织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探索:社区参与保护
“小秋茄宝宝(红树林里的一种)一觉醒来,竟然发现自己竟随着海水漂到了一个陌生的岛屿上,为了寻找妈妈,小秋茄认识了很多好朋友,有精灵、有黑嘴鸥姐姐,还有其他红树林小树苗等,他们一起与台风恶魔抗争……”
这个童话般的故事来自保护红树林的乡土教材《海之子》。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小的黄老师说,《海之子》把故事和科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身边的红树林,从小培养环保意识,这门课也是学生最欢迎的课。
刘毅介绍,红树林保育联盟自编的乡土教材《海之子》还将在浙江、广东、广西、海南等其他有红树林的地方被采用。
“乡土教材起到的效果是隐性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也是加强红树林的保护的探索。”刘毅说开发乡土教材只是为了提高人们对红树林保护的认识,而真正要保护红树林,首要解决的是当地渔民的经济问题。
“红树林的价值一旦被群众认识,群众就会自发地起来保护。”刘毅告诉记者,厦门市集美区现存最大片的红树林,是当地一位村民带头造起来的。
20年前,当地一位村民偶然在邻村的红树林里发现了大量值钱的蟹苗,由此他知道了红树林与蟹苗及其他海产品的关系,并自发在村外的滩涂上种红树林。其他人看到他从中获利,也纷纷加入造林行列,于是有了集美凤林湾的红树林。
福建省龙海市浮宫镇南溪沿岸曾经遍布红树林,但现在已濒临绝迹。当地濒海的住宅向海面方向倾斜,地基下陷甚至出现墙体裂缝。2004年,红树林保育联盟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后,有了一些经费,他们开始把重点转向开展社区发展项目,浮宫镇成为了保育联盟尝试社区参与保护的第一个地区。
刘毅和其他志愿者挨家挨户耐心地宣传讲解,并协助当地渔民发展红树林特色养殖,尝到经济甜果的渔民纷纷在自家的滩涂上种上红树林。如今,浮宫镇南溪的红树林已经初具规模。
“红树林砍伐之后发展滩涂养殖,这是红树林遭到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福建云霄县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谢绍舟坦言,“要找到红树林和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否则一切保护都是空谈。”
刘毅介绍说,“海南的许多红树林区都发展生态养殖,所养的家禽产品都是纯正的绿色食品,销路很好;广西北海红树林区的‘海鸭’及‘海鸭蛋’则是当地著名的绿色品牌。”
中国生态学会红树林学组王文卿教授对社区参与保护红树林也充满了期待,“要想保护红树林,不能光是保护树,而要将整个红树林湿地作为保护对象,采取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模式,将林区居民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纳入保护区的管理目标,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呼吁:完善保护机制
“民间组织在保护红树林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单靠民间的力量很难使红树林恢复到以前状态。”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谢绍舟局长说,红树林保护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如果能够统一规划管理,这样在管理出现漏洞时,就可以避免出现各主管部门相互推诿的情况。”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康英局长说,他所在的保护区就遇到了“多重管理最终无人管”的尴尬。
“我们种植红树林,涉及到市林业、财政、国土、规划、农业、环保、公安等有关部门,加之红树林又生长在海边,还要涉及海洋、渔业等部门,保护区还要做好与红树林资源所在的区、镇、村的沟通,手续极其繁琐。”林康英说,大规模种植红树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牵涉的部门太多,最终影响的是办事效率。
在2007年中国民间湿地保育论坛上,湖北省野生动物协会理事徐大鹏建议,红树林片区不应该分区管理,而是应该统一规划布局管理。同时,他还建议要加强红树林的立法工作,以法律法规来监督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并规范市民、游人的行为,谁污染了红树林的环境就应该受到惩罚。
链接>>>
红树林,是一种生长在海洋与陆地交界处的特殊植物的统称,能起到防风减灾、净化近岸海域等作用,红树林也被称为“海上森林”、“海水净化剂”等。属于红树林的红茄苳和细蕊红树的树皮中能提炼红色染料,故将之统称为“红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