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记者 刘晓 通讯员 魏川雄)“下个月,我们要参加一场重要的考试”——昨天下午,江宁高级中学一间大教室里,坐满了听课者,不过他们不是中学生,而是来自江宁全区210多个村、社区的支部书记和主任。
担负着率先全面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重任的江宁区,7月份将向省市申请全面小康验收,在此之前的6月份,江宁将组织全区小康指标达标情况预验收,涵盖经济、民生、文化、生态等四大类18项25条小康指标届时将逐一“过堂”。“考试”能不能过关?记者在讲课开始前现场进行了采访,大部分村干部胸有成竹,少数村干部表示“还要再加把劲”。“江宁的经济实力已经跻身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但是并不表示每一个村、社区都完全达到全面小康的要求,不能用平均数代替大多数”,刘捍东反复提醒与会村干部,全面小康必须要做到不含水分、实实在在,特别是基层一线的村干部,更要从农民群众的切身需求出发,从最薄弱环节抓起,在实现数据达标的同时,保证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东山城区小康建设如何推进?”“对涉农街道怎样帮扶?”“区委、区政府还将出台哪些优惠政策?”——讲课现场,几位村、社区干部“斗胆”向区委书记提出了问题,要起了政策。刘捍东表示,要让入住城区的农民尽快转变为市民,解决其中部分无就业技能居民的保障问题,同时在村、社区财力增强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区财政将逐步提高农村各项保障标准,为薄弱地区建设交通配套设施,加大对涉农街镇的帮扶和项目倾斜力度”。“我们的着力点更明确了”,谷里街道谷里社区主任尹道兵告诉记者,去年社区农民人均收入已经超过8000元,在“钱袋子”鼓起来以后,社区将通过环境卫生改造和生态建设,改善农民生活居住条件。禄口街道石埝村支部书记孙兆根说,小康要立足大多数人共享,特别是要让一部分在平均线以下乃至困难的农民群众尽快提高收入水平。
江宁区小康办负责人说,这次讲课是江宁“小康讲坛”活动的第一讲,本月开始,江宁还将举办40多场这样的小康讲坛,邀请专家学者和街镇、部门负责人讲授小康,动员方方面面力量参与全面小康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