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相关专题: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由于青藏高原特有的原始、脆弱、敏感的地理生态环境,自修建起,如何使铁路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5月30日至6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和铁道部组织有国内著名的生态、植物、环境等专家构成的上百人国家验收组,正式对青藏铁路进行环评验收。
验收路线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过昆仑山,翻越唐古拉山,穿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经过措那湖和古露湿地,最后到拉萨,本报记者全程跟随验收组进行调查报道。我们重点关注沿途的垃圾和污水处理、自然景观保护、冻土保护、野生动物通道等问题。
青藏铁路周年验收:环保十结论
临近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运行进入一周年。
这条绵延1142公里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在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条件下,自建设起就面临诸多环保问题——占总投资4.6%的环保投入能否保护铁路沿线脆弱的生态?通行后,沿途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各种环保措施是否有效?
一年后,这些问题到了“盘点”和评估时刻。
5月30日至6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和铁道部组织有国内著名的生态、植物、环境等专家构成的上百人国家验收组,首次全面系统地检查、评价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落实环评要求的情况;并检查和评价青藏铁路试运行一年后,对关注度比较高的施工场地和植被生态恢复、冻土保护措施、藏羚羊迁徙、长江水源保护情况、站区污染防治等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和验收。
在此次正式验收前,国家环保总局已经委托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会同铁道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组成调查人员。从去年5月份开始,历时1年已进行了验收前的实地踏勘,完成了《青藏线格尔木至拉萨段工程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报告》。
以上述报告为基础,百人验收组实地考察后,6月1日在西藏拉萨召开验收大会,宣布青藏线通过了环保验收。
十点环保结论
青藏铁路环保国家验收组对青藏铁路建设和运营期间,采取的十点环保经验给予肯定。
首先,设计阶段就以生态保护为标准,并在实施阶段,不断优化设计。如对穿越可可西里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线路方案进行了优化,绕避了林周澎波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选择羊八井方案。
青藏铁路环境监理、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主任陈泽昊作为第三方独立环保监理的身份,亦是青藏铁路施工期环境管理创新之处。这种在工程建设期,建设、设计、施工和环境监理“四位一体”的环保管理体系,得到了验收组的肯定。
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司司长祝兴祥表示,此做法对今后项目工程建设具有示范意义。铁道部计划发展司巡视员杨忠民向记者透露,工程环保监理将可能写入铁路工程建设规范性文件中。
第三,通过青藏铁路建设前后的遥感卫星影像解译和对比分析可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工程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野生动物保护是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为此,铁路设计中精心考虑了33个野生动物通道。藏羚羊有多大概率通过这些通道?
验收报告第四点结论显示:这些通道对沿线野生动物的迁徙和种群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藏羚羊正逐步熟悉利用野生动物通道迁徙。工程运营后,为了保证列车运行和野生动物“双安全”,2006年9月起对7处缓坡通道进行了暂时性封闭。观测结果表明,缓坡通道的封闭未对藏羚羊的迁徙产生大的影响,藏羚羊、藏野驴正在逐渐适应从桥梁下方通过。
跟野生动物一样,建铁路另一影响最大的是高原植被破坏。青藏铁路设计者们对此开出的药方是,工程严格控制施工用地面积,取土过程保存表层土壤用于后期植被恢复。在海拔4300~4700米开展高寒植被恢复与再造实验研究。
验收报告第五点结论对此评价:自然恢复初见成效,同时在唐南段以人工恢复为主的再造植被生长良好。
第六点结论评价涉及高原建铁路的三大难点之一,高原冻土。验收调查结果表明,片石气冷路基、热棒路基、通风管路基、铺设隔热层路基、片石护道和碎石护坡路基等措施能有效降低基底地温,增加基底的冷储量,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沿线的冻土环境。
第七点结论是,工程采取了避让、以桥代路、设置加筋挡墙和增加涵洞等一系列措施,使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对于工程可能造成高原水土流失,在修建期间采取了各种防治措施,如挡土墙、石方格工程固沙等措施,效果如何?验收报告第八点结论用一系列数字说明,工程扰动土地治理率94.6%,水土流失治理度94.1%,拦渣率为100%。
高原独特的自然景观因为修建铁路而遭破坏,是乘坐列车穿越青藏高原的旅客最不愿看的结果。因此,验收组特意把这点作为考察对象。
“验收调查结果表明,工程对高原景观的扰动程度控制到了可接受水平,主要景观敏感区域得到较好保护。”第九点结论显示。
最后,验收报告指出,青藏铁路在建设和运营期间,在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方面,措施得当,达到相关标准要求。(21世纪经济报道)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