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南汉城墙 犹如铲豆腐
广州首次整体迁移古城墙,将文德路10多吨重古墙运到500米外南越国宫署遗址内
本报讯整体打包、迁移一段约3.6米长、重达10多吨的南汉古城墙,在建筑工程师沈最安看来,这和“铲豆腐”一样,必须极其心细。
昨夜今晨,这段南汉古城墙计划从出土地——广州文德路长塘街一工地启程,迁到南越国宫署遗址内。一辆50吨重的大吊机将它轻轻吊起,放在一辆载重30吨的大平板车上,“走”大约500米,来到中山四路的南越国宫署遗址内。据介绍,这是广州地区第一次发现南汉古城墙,也是第一次整体迁移古城墙。
珠江卵石做人行道
今年“五一”期间,广州市考古人员在文德路长塘街一工地上,首次发现南汉城墙遗迹,城墙虽仅有短短3.6米,但文物价值非常大。考古专家认为,这段古城墙可能是南汉皇城的城墙。
城墙遗址南北走向,残长3.6米,砖墙和夯土高1.2米,鹅卵石护坡高0.4-0.6米。城墙西面是一排整齐的鹅卵石堆积物;紧挨着鹅卵石的东面,是一排扁方砖砌成的墙体,这是城墙的外侧护墙,砖块大多保留完好。考古工作者指出,鹅卵石主要是散水,起保护城墙的作用,同时又是人行道。城墙边如果是土的话,很容易被大雨冲洗损毁,影响城墙的安全。
这些鹅卵石有成人拳头般大小,均匀规整,呈灰白色。有考古专家说,古时的文德路和珠江相去不远,古人很可能从珠江取鹅卵石来铺路。
钢结构包墙提取
由于南汉古城墙遗址上正在盖建大楼,城墙无法就地保存,考古工作者决定将其迁移到距文德路约500米的南越国宫署遗址内。日后,将这段古城墙与南越国宫署遗址内发现的南汉宫殿遗迹一起整体展示。
如果这段珍贵的南汉古城墙在迁移中不慎打散了,“就像豆腐一样破碎了”,城墙所蕴藏的历史信息可能就会损失。因此,文物工作者请来广州鲁班建筑防水补墙公司的专业人员,对城墙进行整体提取。鲁班公司6年前曾经成功平移过大型清代建筑锦纶会馆,轰动一时。
昨晚起吊之前,整个城墙底部已经被钢架框住。城墙总重量有10吨多,钢结构重4吨多,总重量15吨左右。鲁班公司的工程师沈最安说,最担心的是在迁移过程中,城墙会变形,有砖块,有土层,有河卵石,为此他们特地准备了沙包来固定。
意外!小车挡路起吊延迟
在文德路长塘街工地发现的南汉古城墙,原定昨晚10时开始用吊机起吊,用平板车运到500米之外的南越国宫署遗址处。谁知,昨晚,一部黑色小车违章停放在工地入口处约5米外,致使吊车和平板车无法进入工地工作。
昨晚10时左右,吊车和平板车到达工地之外,却被一部黑色“日产”小车伸出的车头挡住。驻守在工地的鲁班公司施工人员和文物工作者又急又恼,到处找不到车主,只好拨打交警值班电话,希望尽快拖走这只“拦路虎”。截至昨晚12时,拖车尚未出现,天空又飘起小雨。文物工作者感叹:真是好事多磨。今日0时15分,小车终于被移开,拖车开进现场开始起吊。
迁移步骤
打包
施工人员先在遗址两侧用人工打入八条工字钢桩,在桩顶架水平导轨,导轨由上下相对的工字钢组成,接着把与城墙等宽度的平钢板,沿着轨道工字钢之间的空隙水平压入,从北往南推。钢板兜住遗址底部后,再用2条工字钢纵向插入钢板底,加强钢板刚度,然后用木板把遗址的上部固定住。
起吊
一辆50吨重的大吊机将用钢结构全面打包的古城墙轻轻吊起,放在一辆载重30吨的大平板车上。
迁移
平板车载着古城墙“走”大约500米,来到中山四路的南越国宫署遗址内。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许黎娜 通讯员 易西兵 苗慧 制图:李勇
图:
南越国宫署遗址
昨晚12时,南汉古城墙已被钢架框住,工作人员仍在做最后的准备。无奈拖车受阻,迟迟未到。
本报记者陈辉 摄
城墙包边砖墙及散水遗迹。
图片由广州市考古研究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