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是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创新机制,选拔任用德才兼备、出类拔萃的党政人才充实县乡领导干部队伍,是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提高基层党委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创新选人机制,奠定谋事创业的根基。
事业要发展,用人是关键。太白县委大胆改革选人用人方法,形成了一套切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选人用人新机制。一是民主选人。把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提名权、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交给群众,让民主充分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2006年县乡党委换届以来,我县先后组织了6次公推公选,产生了70多名县乡干部和县管拔尖人才,其中副县级领导3名、正科级干部46名,乡镇、部门党政正职及部分热点岗位中层干部20名,县管拔尖人才7名。二是科学选人。我县把干部选拔任用的德才标准具体量化,分解为个人素质、民意推荐、考察考核、政治综合、廉洁自律、计生情况等6大类30多个子项目,形成一套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并对该体系的每项内容、每个项目赋以数字化分值,全面量化、细化可比因素。三是规范选人。在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的同时,先后制定了12个选人用人的规范性文件,设置了相应的操作流程,县委及组织部门由干部选拔任用的决定者变为干部选用规章制度的制定者、程序的操作者,减少了选人用人上的主观随意性。
创新育人机制,提升干部工作的能力。
发展能力是执政能力的核心。自换届以来,太白县委以增强县乡干部“五种能力”为目标,重点突出发展能力,要求县乡干部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强加快发展的本领。一方面,坚持理论武装。在抓好理论学习的同时,通过召开“树立科学发展观,当好单位一把手”专题研讨会等形式,提高了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战略思维水平和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县乡干部的科学发展意识,全面提升了执政能力;另一方面,强化实践锻炼。采取上下挂职、横向交流、外派发达地区招商等形式,让县、乡机关年轻干部走上经济工作第一线,积极融入市场经济大潮。同时,围绕新农村建设、后进村整建等县委阶段性重点工作,先后选派100多名富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进驻后进村和经济薄弱村,协助村“两委会”开展工作,夯实村级发展基础。
创新奖惩机制,树立绩效用人的导向。
正确的用人导向事关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在坚持制度选人用人的同时,太白县委始终坚持舞好绩效导向的指挥棒,制定出台了干部任期目标制、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廉洁承诺制、社区访询制以及“社会各界评机关,县乡联动评政绩”的“双评制”等制度措施,旗帜鲜明地鼓励开拓,支持实干。对脚踏实地工作、俯首为民办事的干部给荣誉、给实惠、给地位,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政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无所作为、贪大求奢、弄虚作假的干部受到批评和惩戒。自县乡党委换届以来,通过群众推荐、实绩考核,我县有2名乡镇党委书记、1名部门负责同志被推荐提拨为副县级领导干部,5名发展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但年龄偏大的副科级干部升职为正科级,另有3名正科级单位“一把手”及6个中层热点岗位干部在“双评”中,因群众不满意率较高而受到降级、降职处理。
创新是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灵魂,不断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是扩大党内民主、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原动力。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提升县乡干部队伍执政能力这个目标,努力建设一支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实现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领导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