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国水闸遗址首度向公众开放。杨勤 摄 |
昨天(6月9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2000多年前的南越国水闸遗址,首次揭开神秘面纱,展现在广州市民面前。上午9时,南越国水闸遗址揭幕仪式在光明广场举行,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邬毅敏,副市长徐志彪,市政协副主席向东生,以及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女等知名人士出席。
从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中国记忆——中国文化遗产日》大型直播节目把镜头对准广州,生动展示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及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在发掘和保护方面的“秘闻”。
遗迹由巨型玻璃罩恒温保存
记者看到,光明广场整个负一层都开辟为水闸遗址博物馆,市民可乘观光电梯或扶手电梯入内参观。据介绍,这还是全国首个“室内公共开放式文物”,内部中央遗迹由巨型玻璃罩恒温、恒湿保存,供市民观赏。而玻璃罩周边地带则设计为出土文物展示区,同时还安装了三维动画,观众可以通过视听设备了解整个水闸的结构组合、功效等,进行互动体验。
千年水闸堪比现代
据介绍,水闸遗址高5米,从北往南分“引水渠”、“闸室”、“出水渠”三部分,是一座由大批排列有序、纵横交错的“八”字形大型木结构建筑。具有泄洪、防潮双重功能:当外部珠江口潮水上涨时,放下闸板防止潮水倒灌入城;而洪水季节则打开水闸,将城中污水排出。“除规模和用材不同。南越国水闸与现代水闸一模一样。”现场讲解的广州考古所所长冯永驱说,2000多年前的南越国水闸,符合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闸设计规范》。
越王井水符合卫生标准
南越国遗迹的直播,以“水”作为关键词。在南越国宫署1.5平方公里的挖掘现场,就有600多口水井,最深的达14米,且都用专门烧制的弧扇形砖结砌而成,井底用砖石铺砌,结砌非常精细。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南越国一号宫殿的东侧发现的越王井,形成了一个精密的水过滤体系。
该井先挖一个宽3米、深9米的井坑,然后用弧扇形砖结砌成一个1.1米宽的井圈,井圈外用纯净的山冈土夯打结实,以阻隔井外的地下污水渗入井内。井底用五块大石板铺砌,中间一块方形石板的中央凿一圆孔,其余周边四块弧形石板也各凿有一个半圆形小孔,井水就是靠这5个小孔从井底下慢慢渗上来的。井底石板之下还铺有一层厚约8厘米的细沙,对井水进行过滤。现场专家介绍,这口井现在打出来的井水完全可以当场饮用。(编辑:苏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