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苑通讯员蒋文成近日,灵川县工商局八里街分局接到群众反映,八里街附近一家生产一次性卫生筷的加工点卫生环境极其糟糕,且制成品没经过消毒处理就直接出厂流入市场。6月11日上午,工商执法人员来到被投诉的这家竹筷加工点,进行了现场检查。
这家名为“兴荣竹制品厂”的竹筷加工点位于八里街纬四路附近,几间低矮简陋的砖瓦平房里传出“咔嚓”作响的机器声,门口地面上成垛摆放着少量制作好的竹筷,苍蝇小虫不时光顾其间。进入平房内,右边的墙角堆满了上百袋用麻袋装着的成品竹筷,麻袋上写着各种各样的饲料名称,显然是回收来的旧袋子;房屋中间8台机器一字排列,5名工人正在分装筷子,但没有一人配戴手套和口罩,他们都是裸露着双手直接从地上或麻袋里捧出竹筷,又用手一双双装袋,再用机器封口,整个厂房里看不到任何消毒和清洗的设备。
“我们在制作的地方就已经消过毒了,这是最后一道程序。”这家厂的老板一边说着,一边带领执法人员来到对面一排更宽敞的所谓“制作厂房”内。在这间房子里,整齐堆满了被削成薄块的竹片,竹屑混合着垃圾遍布地面,半空中飞扬着灰白的粉尘,正中间有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水槽,水槽里残留着深黄色的液体。据老板介绍,这就是用来给竹片“消毒”和“美白”的地方,所谓“消毒”的方法是,先用焦亚硫酸钠浸泡约半小时,再放入炉内烘干。在这之后竹片不再进行任何清洗和消毒,就直接削成筷子形状送到对面的分装点包装了。记者注意到,在堆放已“消毒”并等待加工的竹片的房间里,灰尘满地,天花板上布满了蜘蛛网,蜘蛛网从房梁上一直垂下来,而筷子的半成品大堆大堆地放在这里,没有任何掩盖设施。
据老板介绍,他们所生产的一次性卫生筷大都销往日本、台湾等地。当工商执法人员向老板索要从事生产经营的许可证件时,老板只拿出了在工商部门办理的生产经营执照,但拿不出卫生许可证。工商执法人员对老板进行了批评教育,要求其立即整改,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措施,并及时到卫生部门办理卫生许可证。
据了解,按照有关规定,目前对从事一次性筷子等食品用具的生产,并没有强行要求先办理卫生许可证才可办理生产经营执照,而且国家卫生部尚未制定强制的食品用具的卫生管理办法,对无卫生许可证经营一次性卫生餐具的行为是否违法,《食品卫生法》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因此,类似不卫生的卫生筷生产厂家还大有存在。
工商执法人员表示,对一次性卫生筷行业生产环节的监管,工商、卫生部门在履行职责时存在一定空挡。目前工商部门正在积极与卫生部门沟通,准备进一步联合采取措施,对食品用具生产生产销售加强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