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的企业将获得的证书发在企业网站上作宣传。本报记者 周民 摄 |
一公司借“协会颁奖”敛财
该公司已吊销执照但依然营业 企业只要交钱就能获奖
一家普通的公司,甚至已无营业执照,打着某全国性行业协会的名义,频频向各地建筑类公司发出邀请函,邀请参与“诚信企业”、“诚信人物”评选,并以此收取钱财。
记者采访中发现,一些企业对这样的“协会”并不了解,却乐于参与此类评比,交钱买“诚信”,并以此塑造“品牌形象”。
打电话邀约是基本工作
6月12日上午,根据一则招聘广告,记者来到了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8号213室应聘。
一位姓杜的主任接待了记者。他未要求记者出示学历证书等证明,在要求记者填写了简单的求职简历后,杜主任询问记者是否曾做过电话业务。紧接着他向记者介绍业务流程。
杜主任拿出两张抬头为“中国工程建设协会”的文件,文件标题为“关于表彰‘全国诚信建设优秀施工企业(简称诚信企业)’和‘全国诚信建设先进人物(简称诚信人物)’的通知”。
杜主任说,电话业务员的任务是通过网络查询到各地建筑企业的联系方式,取得联系后,将这两份文件传给他们,邀请企业参加评比。若企业有意参评并将相关资料传回公司,业务员要给企业回复确认函,并要求他们向指定账户汇款。待公司收到汇款后,业务员就可以从中提成。
两份文件显示,参加“诚信企业”费用为6500元,参加“先进人物”是5000元。
杜主任还向记者交代了两点。第一,在业务员办公室的墙壁上,贴有两份重点企业名单,一份是今年已参评并交了钱的企业,任何业务员都不可再联系;另一份名单是已传回企业资料但还未汇款的企业,“这表示这个企业归某个业务员联系,其余业务员也不能再联系”。
杜主任特别强调的第二点是,不能与北京的企业联系,“协会不设对外接待,北京企业找上门来会很麻烦”。
在杜主任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公司一间办公室。“先听听别人怎么说,出来打工想要多赚钱就勤奋些。”杜主任说。
老业务员教授“秘诀”
在这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摆放着6张办公桌,每张办公桌上有一个可直拨长途的电话机,另外还有两台传真机。
每个业务员面前都放着一本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建筑企业的名称和电话。在一位朱姓业务员的记事本上,记者看到已发过传真的企业写着“发”,被回绝的写着“暂不参加”,已汇款的企业则写着“上单”。
“办公室×经理吧,我是协会的××,给你发的传真收到了吗?什么协会?工程建设协会。咱们企业考虑得怎么样了?”一位女业务员不紧不慢地说。当听到否定的答复时,她说:“暂时不考虑?是企业有困难吗?”
记者注意到,通常业务员打电话都在3分钟以内。一位自称在此干了两年的业务员告诉记者,对于本公司是什么性质、业务主管是哪个部门等问题,对方一般不会多问,“问的多的企业,一般也不上单。要真是问,就告诉他协会是全国性的,国资委主管的,协调建设部工作。”这位业务员还解释说,不说是建设部下属的协会,是因为有的建筑企业对建设部比较了解,“万一在建设部有个熟人,就砸了”。记者还从业务员口中了解到,不与北京的企业联系,也是因为他们可能对各部委更了解。
这位业务员还告诉记者,企业真要查公司信息,就会按传真上留的电话询问,这个电话就是杜主任办公室的。企业发回的资料也是传到杜主任办公室。“你只要留下企业联系方式,三四天后再催他们汇款就行了。”
在办公室的墙上,记者看到了杜主任说的两份名单,粗略估算有上百家企业。墙上还贴了业务员提成规定。按这份规定,一位业务员每月除900元底薪外,每做一单有9%-14%不等的提成。
一位业务员说,公司共有5间办公室,约20名业务员。干得好的,每月工资近万元,普通的一两千元。
中午,当别的业务员准备休息时,记者看到还有一位业务员在杜主任办公室打电话。“你好,这是工程建设协会。”他流利地说道。
协会并未在民政部登记
根据杜主任的提示,中国工程建设协会位于百万庄子区38号院116室。记者来到38号院,此处是百万庄招待所,而116室大门紧锁。招待所工作人员说,116室是一间仓库。
在该招待所3层,有一家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据了解,该协会为建设部主管的行业协会。该协会负责人说,尽管名称只有三字之差,但他们与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没有关系,也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协会。
随后记者从建设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了解到,其下属并没有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协会中,也没有中国工程建设协会。
记者拨打了“北京中经建信科技发展中心”法定代表人陆先生的电话。陆先生说,公司只是与中国工程建设协会合作,代理他们的活动,收入双方五五分成,但公司并不了解协会的具体性质,也没有去过协会办公室。陆先生还解释说,他们只在去年与协会合作,今年已不做了,但仍有一些老客户打电话上门要求参加活动。
记者从海淀区工商局了解到,北京中经建信科技发展中心的营业执照已吊销。
企业愿花钱买“诚信”
记者发现,参评的企业中,有的将由“中国工程建设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挂在了企业网站上作宣传。
在云南锡业建设集团公司和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的网站上,就有这样的荣誉证书。“××公司坚持诚信经营……近日荣获中国工程建设协会颁发的诚信企业荣誉称号”,这样的文章不仅被企业自己宣传,还被一些报刊、网站转载。
云南锡业办公室的雷先生告诉记者,对于各种协会的真假,企业非常难辨别。他说对于企业来说,塑造品牌形象还是最重要的,有时不去计较颁奖者是否有问题。
中冶地勘办公室丁先生说,他每天都会接到大量邀请参与各种评比的电话。有的评比对企业塑造形象是有效的,因此在参选时,企业也会选择。他说虽然不了解“中国工程建设协会”,但也简单做了调查,这个协会有网站,企业也通过电话咨询过,认为基本没问题。参选后,发现他们寄来的证书非常“正规”。
丁先生坦言,很多评比其实只要交钱就过,企业对这点也很清楚。甚至有时企业获选后自己也怀疑证书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但企业要在市场上获得认可,这些证书会起到一定辅助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