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左)接受外国媒体采访
重庆直辖十年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昨日,包括美国彭博新闻社、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法国法新社、日本朝日新闻等11家外国主流媒体聚焦重庆,集中采访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
外企所得税
仍按15%征收
外国记者:重庆成为试验区后,对外资企业是否还会有优惠呢?
黄奇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按规定,我国外资企业所得税将按统一的25%征收。
而此前内资企业征收标准为33%,外资企业为15%。
重庆作为有库区的西部直辖市,又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外资企业所得税15%的征收标准将在重庆延长10年以上。如一个外资旅游企业,在重庆注册、全国组团,依然可以享受15%这一政策。物流企业也是如此。
从明年开始,全国包括沿海经济特区在内的内外资企业将统一执行25%的政策,而重庆却依然执行15%的政策。那重庆就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特区。
试验区建设
吟唱“三步曲”
外国记者:重庆这一试验区,与其他试验区相比有什么不同?
黄奇帆:与上海浦东新区以及天津滨海新区相比,有三个不同:一是以上两区都只分别是上海和天津的一部分,而这次批准的试验区对重庆来说,是一个省级构架的直辖市全部;二是此前批准的试验区都是沿海发达地区,这次将改革的前沿转向了内陆地区;三是重庆这一试验区多了“统筹城乡”四个字,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现实状况很有示范性。
外国记者:下一步推进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黄奇帆:试验区建设按“三步曲”思路:
一、统筹城乡首先是“城”,要通过改革发展的措施做大做强做实城市——主城做强,“一小时经济圈”做实,整个城市群则要做大。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序推进农民工逐步变为市民。重庆目前有2000万农民,今后10至20年,将转移1000万农民到城市变为市民。这就需要做好他们进城后的各项工作,主要有城市户口、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培训、城市住房以及原来农村住房的土地释放。一个农民在农村平均占地在200平方米左右,而一个城市人平均占地100平方米左右。只要将原来农民的住房用地释放出来,就还会增加耕地。
三、解决农村发展各方面的问题。20年后,重庆还有1000万人生活在农村。要推进农村的技术进步,改善农村的商业和服务业发展,做好公共卫生,完善社会保障等。
城市贫民窟
重庆不会出现
外国记者:1000万农民涌进城,会否出现像印度那样的城市贫民窟呢?
黄奇帆:重庆将永远都不会出现贫民窟!原因有三:一是中国农民一般是两栖式的,平时在城市工作,过年过节要回农村老家;二是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政府要给农民户口、房产以及生活保障,并促进他们再就业;三是由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进城后很快就被吸收了,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民工荒。
至少未来20年,中国的经济、重庆的经济都会保持目前持续发展的态势。
农民进城
助推房地产业
外国记者:100万移民任务都如此艰巨,1000万农民工进城岂不是一个更艰巨更浩大的工程?
黄奇帆:三峡工程百万移民是行政性的、工程性的,水来了之后不迁就会被淹没。而统筹城乡发展的1000万农民的转移,政府不直接参与,而是通过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由市场来推动人口自然的转移。这种转移,是农民自愿追求的一种幸福生活。
目前我市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为23平方米,离30平方米的标准还差7平方米。而进城的1000万人按人均30平方米计算,要修3亿平方米房子,加上目前7平方米的差额,全市还将要修建近4亿平方米房子,如果按一年修建2000万平方米计算,至少还要修20年。因此,房地产业将是重庆长期的支柱产业。
大学教育
13年后普及
外国记者:这十年发展主要有哪些成就?
黄奇帆:直辖十年来,重庆取得了六大方面的成就:重庆的经济总量快速提升,经济结构有了深刻的变化;交通建设突飞猛进,长江上游交通枢纽基本形成;工业销售值十年翻了两番;教育和文化取得重大进展;移民任务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重庆将在2010年普及高中教育,在2020年普及大学教育。
统筹城乡
重庆要走新路
外国记者:你在浦东与新试验区工作有什么不同?哪项工作更难呢?
黄奇帆:十年前上海经济增长速度在13%—15%,工业销售值5000多亿,机场吞吐量1000万人次。现在的重庆与十年前的上海一样,都处在心齐气顺振奋发展的阶段。
十年前的上海在发展方面有很多优势,土地政策要松些,劳动力比较低廉,环保和社会保障要求都要低一些。而现在对重庆来说,这些要求都严格得多。但是,现在重庆发展的外部环境也有比十年前好的地方——金融市场已充分发展,企业融资更加方便,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得到了改善。
重庆将在统筹城乡直辖市的建设过程中走出一条新路,而不是做某个城市的翻版。
记者 李伟/文 毕克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