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妇联召开专题研讨会寻找缓解矛盾对策
本报讯记者薛江华、通讯员焦亚琼报道:“如果希望依靠临时监护人或者隔代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尽到有效的家庭教育,这样的想法太天真。”在昨天省妇联召开的专题研讨会上,来自华师大教科院的副教授麦志强认为,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键在于如何解决社会流动与现行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简单地向教育寻找对策。
留守儿童家庭功能消失
来自广东省家教讲师团成员的蒋亚辉认为,家庭在一般意义上都具有三重功能,包括经济、教育和情感满足三大功能。他说,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父母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家庭的经济需求,纷纷外出打工,农村日渐荒芜,只剩下老弱病残。虽然留守儿童手里的零花钱比过去多了,但他们却面临着监护不力、心理不健康等严峻问题。他认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情感满足两大重要的功能已经日渐弱化,甚至消失。
华师大教科院的副教授麦志强则认为,以市场化的方式将孩子寄养在他人家里,或者由老人进行隔代监护显然是不利于孩子的家庭教育。他指出,寄希望于孩子父母之外的人尽到家庭教育职责的想法是天真和不切实际的。
蒋亚辉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举家迁移的“家庭式”流动将成为社会趋势。
流动与准入矛盾尚未解决
华师大教科院的副教授麦志强认为,留守儿童的问题并不是向教育寻找对策就能解决的,而是如何解决社会流动与现行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他说,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外来人口,但城市这个流入地对于外来人口的一些基本人权的需要并不能很好得满足,他们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得到认可。比如说流动人口的子女入学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缺乏福利,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留守儿童就必然会被父母“抛弃”在农村。
广州市教育科研所副研究员梁东标则认为,首先应该回答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保护问题上,由谁来承担责任?他说,政府应该承担起责任,单纯依靠爱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没有社会公平,爱心填补的只会是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空瓶。
建议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消除留守现象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在当前还不能解决流动人口与准入地之间的矛盾时,依靠政府介入和社会职能的发挥都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他们纷纷建议,在当前的实际情况下,广东应该在农村建立起“幼儿、中小学生托管中心”或是“留守儿童之家”等综合服务机构。
麦志强副教授认为,建立类似“留守儿童之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专家还建议,应该利用起农村村委会这一平台,对留守儿童积极关爱,并督促和指导留守儿童的临时和隔代监护人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将留守儿童问题在技术层面上得到一定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