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具3千万年前的企鹅化石
美国科学家日前报告说,他们在南美洲的赤道地区发现了两具3千万年前的企鹅化石,对这些化石的研究显示,南美洲当时曾生活着一种身高达1.5米、嘴似长矛、翅膀如桨的巨型企鹅。
科学家说,在这些巨型企鹅所处的年代,气温要比现在高很多,但如此巨大的企鹅却能在炎热的赤道地区安家,这使他们感到非常吃惊。在秘鲁南部海岸发现的这些化石,也是目前为止出土的体型最大的企鹅物种之一。
在这两具化石中,体型较大的一种叫Icadyptes salasi,它生活在3600万年前,比现存企鹅家族中个体最大的企鹅——帝企鹅还要高出至少30厘米。
另一具化石体型较小,被称为Perudyptes devriesi,它生活在4200万年前,身长约有90厘米,与现在的王企鹅个头差不多,科学家认为,其祖先可能来自南极洲。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说,这些发现显示,古代企鹅完全能在高温中生存。科学家以前曾认为,1千万年前,当温度急剧下降时,喜欢寒冷环境的企鹅才开始离开南极洲和新西兰,向低纬度迁移。但现在的发现却显示,早在几千万年前,它们就已经开始迁移了。
古生物学者朱莉娅·克拉克说:“我们以前认为企鹅耐寒却不耐热,但新化石则可以追溯到在过去6500万年中地球温度最高的一段时期。这些证据显示,企鹅曾在3千万年前到达了低纬度地区。”
在《国家科学院院报》发表的这篇报告,也向另一个假说提出了挑战。该假说认为,在动物迁移到更温暖的地区后,它们的体型会逐步变小,因为它们不需要保存很多的热量。
据国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