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反扒的“厦门版本”
本刊记者 钟岷源 发自厦门
“党委政府在关心你们,公安机关在保护你们,市民群众在支持你们。”这是厦门市市委副书记陈炳发对厦门义务反扒志愿者大队的评价,而厦门市公安局长邵华更称赞这个由民间反扒联盟转变而来的组织是“义勇之师”。
| |
地方官员如此正面的公开表态,在全国民间反扒组织普遍兴起,却又备受质疑的背景下,显得非常特别。“这支队伍成立两年多,他们健康、稳定地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具体联系和培训反扒志愿者的厦门水陆交通公安分局反扒大队大队长高湖南同样对他们表示满意。
据厦门警方的信息表明,去年,这些志愿者共抓获扒窃等违法犯罪嫌疑人641名,其中被依法处治安拘留、劳动教养、判刑的有315名,处理率达49%,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全市扒窃报警案件下降30%。更重要的是,不仅战果非凡,反扒志愿者大队同时也获得了政府、警界和市民的欢迎和赞誉。
事实上,正当社会对国内民间反扒组织褒贬不一,对其价值及合法性争辩不断之时,厦门义务反扒志愿者大队两年的发展,为全国反扒组织的生存困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样本。
政府认可
吴东亮是厦门义务反扒志愿者大队的头儿,1.78米的身材结实健壮,眼神犀利,语速很快,其神情言语俨然便衣警察模样。这个福州人的“主业”是文化传播公司的老总,还是平潭商会秘书长。但自加入义务反扒之后,其“义工”的身份几乎替代了他公司经理的角色,朋友戏言,说:“他是主副颠倒了。”
吴东亮涉足义务反扒,缘于他公司一名女职员下班途中钱包被抢。那是2004年4月的一个下午,公司发放薪水,杨小姐等着这份工资来救治患癌症的父亲。夜里下班回家,途中却遇扒手,救命钱被抢,她给吴东亮打电话,伤心地哭喊。
出于正义,吴东亮随即萌发了“上街抓小偷,要回救命钱”的念头。次日上班,他在公司说了自己的想法,从武警退伍的林孝煊和空军退伍的刘枪文两名员工便要和吴东亮“共同反扒”。3人“潜伏”在杨小姐遭抢的那个路段,来回转了一个上午,却不知谁是扒手。“看上去谁都像,谁都不像。”吴东亮说起当初的情景,摇头苦笑。那天,他们茫然而归。
此后数日,他们接连上街搜贼,却不知贼影何处。沮丧之中,吴东亮给110报警,告知警方“我们要上街抓小偷”。
指挥中心的电话转给了反扒警官高湖南。高随即约谈3人,见其热情高涨,富有正义,便耐心解释,告知他们如何合法反扒,如何保护自身安全,如何掌握反扒技巧等等。高警官请示上司之后,决定安排他们随警反扒。
高警官告知记者,当初他们警方行事,亦有风险。“他们以什么身份进行反扒?伤及扒手或自己被伤,咋办?但看到社会公众对反扒的这份热情,我们怎能泼冷水呢?”
后来的事实让警官放下了心。因为吴东亮他们不仅熟悉了反扒要领,还在反扒过程中注重言行和证据,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义务反扒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仅吴东亮本人就抓获小偷20多名。
吴东亮和他的同伴都学会了伪装。有时一副白领打扮,提着公文包与行人走在一起;有时穿着破旧的衣服,头发散乱,混迹于打工者人群;有时装扮成街边擦鞋的,路边捡破烂的。他们的化装让扒手难以辨认,但自己却能慧眼识贼。
当然,也有遇险的时候。有一回,他们在环岛路上跟踪一帮广西籍扒手,公交车到了终点站,其头目一男一女认出了吴东亮他们,不出半小时,贼帮就叫来20多个同伙,将吴东亮4人团团围在附近的山林之中,双方对峙一阵,幸好厦门警方为保护义务反扒人员安全有套危机处理预案,高警官率警员随即赶到,当场擒获3贼。
吴东亮的名声不断扩大,加入他的行列的志愿者也与日俱增。厦门警方已经意识到这支民间反扒队伍对于社会的作用,他们及时地因势利导,遂于2005年12月,与《厦门晚报》联合发起,组建厦门反扒志愿者大队,将原有的反扒者纳入其中,同时招募新人,任命吴东亮为大队长。目前,已有成员252人,分设9个中队,其中还有一个女子中队。
“我们虽是义务反扒,但决不是一盘散沙,而是政府认可的一支能战斗的队伍。”
眼前的事实证实了吴东亮所言。这个民间性质的反扒组织,有其严密的章程、行为规范守则,以及誓词和倡议书,还有曲调高昂的《反扒志愿者之歌》。
其中,他们在“行为规范守则”中有这样的规定:“反扒志愿者属于自发性的群众组织,不具执法权,所有行动均应在公安机关指导下进行。”“队员违规使用防卫器械伤及嫌疑人者,依法承担相应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反扒队员的主要职能,是协助警方在车上、站点及公共场所进行反扒、反抢。如在平常遇到其它违法犯罪行为时,应积极充当警方信息员角色,在警方和大队长知情并同意之前,不准私自组织队员采取行动。”
这支队伍发挥的作用为警方看重。比如在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的现场,沿途围观群众多达30多万人。吴东亮说,类似这样的重大活动,他们都会协助警方提早布点,尤其在主会场、终点站、每5公里站点,这些人多之地,散场时,正是扒手的活跃之地,反扒者隐蔽其中,即有防范的作用。此外,厦门投资贸易洽谈会、世界合唱节、台交会等等,他们同样参与防扒反扒的工作。
但吴东亮同时坦承,至今,尽管他的队员在反扒过程并未伤及扒手,但他仍然担心,生怕队员被伤或对扒手有过激的行为。类似的状况,在其他城市时有发生,也正因如此,社会对民间反扒的认识,有不同的看法。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