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倩
广州民办初中现象可能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义务教育法》规定九年义务教育不得考试,这一规定的初衷不必再解释,家长也都拥护,甚至,可以说是在家长们的热切呼唤下产生的。但是今天,制定法律的人如果看到广州小学生争考民办初中的一幕,不知作何感想。
本报对名校办民校问题曾进行过深入透彻的分析,广州的初中学位数不是不足,按照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的初中也已达到了教育教学的标准,但仍不能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我的孩子一定要上好学校!”这句话没错,但所谓“好”,就意味着一定存在一个相对的“不好”,那么“好”一定是总数中的一部分,一定是小于分母的分子。那么这个永无止境的需求究竟该如何满足?
令人担忧的并不只是学生的压力、家长的疲惫,更有公办初中因失去好生源而陷入的恶性循环。一个有失公平的政策给了民办初中一道“抢跑金牌”,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考试方式,挑选满意的学生,而公办初中不但不能考试,还只能坐等电脑派位。一位校长这样说:“我们只能吃民办初中吃剩的。”
了解教育规律的人都知道,每多一个好学生,不仅意味着把全校的平均分拉高了一点点,更是对周围的其他学生、对学风校风产生润物无声的作用,而一个好学生吸引来的更多的好生源,更将学校慢慢推向良性循环的轨道,直到成为优质学校;相反,就不用多说了。问问身边有孩子的人就知道,一些老牌公办初中的口碑,正在逐年下滑。
如果一直是这样,广州的公办义务教育高年级阶段将变成怎样的景象?家长们不得不支付几万元的高额学费上民办,这笔钱在公办初中口碑更好的当年是不用支付的;同时,公办初中如果因此走向低迷,更将是义务教育的一大尴尬。
让人不由得不猜想,也许小学升初中会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统考时代。只是这一个大大的弯路,已付出的代价不知多少年才能弥补。
(日京/编制)
try showAd(3,0,1); catch(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