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杨爱兰老人在发展新党员大会上发言 |
95岁杨爱兰“七一”前夕入党
身为革命烈士之女,对党的热爱始终没变
本报讯 (记者邝穗雄摄影报道) 昨天上午,95岁的杨爱兰老人正式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广州市年龄最高的入党者。
革命烈士杨殷的女儿
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脸上流露出微笑。很少有人知道,她是革命烈士杨殷的女儿。杨殷
是孙中山同乡,早年加入同盟会,后任孙中山卫队副官,兼大元帅府参军处参谋。192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各地开展工人运动,后以中华全国总工会代表身份参与领导省港大罢工。
小小年纪曾帮助革命
今天的杨爱兰已是满头白发,但声音宏亮,精神矍铄。杨爱兰是杨殷的长女,童年在家乡度过,直到9岁时母亲患病去世,才随父亲到了广州住在荔枝湾。“虽然和父亲住在一起,但和他见面的机会并不多”,虽然如此,父亲疼爱孩子的细节,却让老人回忆起来热泪盈眶。十多岁时,她到澳门读书,有一日却突然被表哥接回了广州。过了好久,杨爱兰才知道,那是因为父亲梦见她出了车祸,说什么也要把她接回来见见面。还有一次,大概是广州起义前夕,父亲很想见爱兰姐弟,但因为忙于准备起义,怕小姐弟缠住不放,只得在小阁楼上通过小花窗,从镜子的反射来看着姐弟俩吃饭。第二天,几个月没见过父亲的小爱兰听家人说起,眼睛都红了。
父亲一人干革命,杨爱兰姐弟四人都是靠亲戚接济才长大成人的。她回忆,杨家在当地是名门望族,但父亲把家里的产业和田地,差不多全卖光作革命活动经费,他们姐弟四人只好投靠亲友。
杨爱兰也从小帮助革命。1928年暑期,白色恐怖更加严重,传递文件的任务就落到了小爱兰的肩上。父亲为了让她不害怕,没讲明事情原委,只要她把一个作业本交到某一个叔叔或者伯伯的手中。“其实作业本中写有暗字,火上一烤,字就显出来了。我手挽藤书包,来往于粤港澳之间,从未引起过敌人的怀疑”。
一生坎坷但始终爱国
父亲牺牲后,杨爱兰一直生活在颠沛流离当中。她曾到香港打工,一个月收入仅13.5元,当学徒、修衣车、当保姆,生活相当困难,1950年回到广州,在教育路一家被服加工厂工作,一直工作到79岁才正式退休。她带大了9个孩子。生活的艰难常人难以想象,住处只是一厅一房30平方米。后来才自己出钱购买了现在所住的一幢旧房,仍然是一房一厅。令她欣喜的是,儿女们都已长大成人,在广州、武汉、香港、加拿大等地从事医学、商业等工作。
“我的父亲为了革命事业,连最宝贵的生命都献了出来,我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去年,她和亲属、子女们决定将杨殷故居和位于翠亨的其它房产一并捐赠给中山市。“我希望故居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更希望后人在这里了解到今天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把祖国建设得更富强!”她还积极到各中小学演讲,通过讲述父亲的事迹和自己的经历,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06年她向所在街党工委递交了入党志愿书,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实现加入党组织的愿望。依照有关组织程序,3天前,街机关支部全体党员一致通过,接收杨爱兰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